印第安王国不追求和约,只寻求停战。要求以目前控制区先停火,这让美国觉得印第安王国打不动了,反而不断拒绝,发起反击。
印第安王国确实有点打不动了。漫长的补给线,虽然抢修通了美国人曾经修建的铁路,但几十年前的基础建设,一时间很难提高运输量,制海权完全在对方手里,让前线越来越吃紧。
于是第五年开始,就进入了守势,开始在密西西比河以东地区被动防御。美国牛仔们的反击从一开始的斗志昂扬,慢慢到士气低落,最后也像法国那样,拒绝主动进攻。飞机、坦克在初期发挥了巨大作用后,依然回到了战壕阶段,二战时期德军的闪电战也无法进行到最后,更何况此时呢。
到了第六年,美国人也已经打不下去。印第安王国提出的以密西西比河为界的条件,似乎也变得不再那么难以接受。
在国联的调停下,双方正式坐在一起谈判,最后却卡在了高昂的战争赔款上。
美国人不但要割地,还要赔款,赔款金额为2000亿美元,这个夸张的军费这一次甚至都没有引起世界舆论轰动,打过一场世界大战的欧洲,知道战争这玩意确实太花钱了。花的各国政府到现在都很反战,而这次印美战争,烧钱速度比一战又提升了一个级别,大规模使用飞机坦克,能不烧钱吗。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战争成本当然是打输了的承担,就跟打官司一样。欧洲那是打了个平手,否则德国人就得赔3000亿金马克。
这样的条款拿到美国国会,直接就被否决了,因为国会已经拿不出钱了。没有割地前的美国,或许可以考虑咬牙背这身阎王债,但现在西部都打烂了,两三千万人丧生,直接死于战场的美军士兵就将近千万,堪比欧洲各国战死士兵总和。有2000亿美元的话,美国还能打四年。
战争打成了烂仗,双方都不愿意进攻,就像西线战场。
大汉此时积极斡旋,美国人不肯赔款,印第安王国就要破产。这笔费用必须美国承担,提议由国联对战争债务进行担保,各国银行团分担这笔费用,让美国人民赔得起钱。作为抵押,密西西比河以东地区,各国可以根据出资比例分占,直到美国赔偿完债务。
法国人不知道历史上他用过这种操作,占领鲁尔区逼德国还钱。但现在大家都以为这就是大汉吞并美西三州时候的翻版,不同的是当时各国可没掏钱,是白享受,所以这次积极性都不高。
美国坚决不接受以国土做抵押借钱赔款,他们根本不接受赔款。要割地就割吧,反正那些土地来的也容易。美国人民为中部流的血也够了,东部十三州反对赔款。
于是战争又拖了一年,打了整整六年。美国人现在没人买国债,感觉国要没了,不想往里搭钱。往前线输送给养都成了问题,大平原打烂之后,美国现在成了粮食进口国,国内管制严格,配给制折磨着每一个人。纺织业失去南部棉花早就停工,也就重工业一片火热。
美国彻底崩了,前线大量士兵投降,本身美军战斗意志就不如印军,从一开始美军投降比例就更大。现在近乎总崩溃,印军主力开往东部,美东十三州经济总崩溃,大量有钱人挤上开往欧洲的邮轮,比他们祖先来的时候更加匆忙。
在这种情况下,大汉宣布如果美国愿意接受割地赔款,大汉愿意独自承揽3000亿美元的融资,又打了一年,已经不是2000亿美元了。
美国国会进行大选,这次终于批准了投降式的停战协议。一年前之所以通不过,就是因为没有大选,西部州的议员怎么可能接受割地把家都割没了的结局。这次大选,直接就把西部州踢出国会。要知道这次战争之前,美国国旗还是28颗星星,代表美西五州的星星一直在星条旗上飘扬——汉美战争前,犹他州还没达到建州的人口规模,没有属于她的星星。这一次踢走西部各州,估计以后星条旗只有13颗星星飘扬。
大汉提出了独自融资之后,欧洲国家才急了。因为大汉现在真的有这个能力,通过几次战争财,包括这次连儿子的战争财都发,大汉已经彻底完成了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工业的力量完全重塑了这个巨国。以前这个国家的工业体系总有点说不出的怪异,一方面有规模庞大的托斯拉企业,另一方面是数量庞大的乡镇企业。国家还长期保护乡镇企业,规定10人以下的小工厂是免税的,让数以百万的小乡镇企业可以在市场洪流中分一点残羹冷炙,否则深入内陆地区的那些小工厂怎么可能跟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的大型工业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