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说这还只是县试,就连童生都还不是。
但,要知道,这次县试有将近三千人考,其中有当地的多少世家大族的公子少爷来考啊。
那些可都是从小就开始培养的,名儒名家来教导的,但最后,县案首的名次却是被陈延一个农家子给夺走了,这简直让人感到无比的震惊啊!
若陈延只是上榜,哪怕是前二十名次,那他也不会如此震惊。
可他考中的可是县案首啊,是这次县试的古魁首啊!
这个含金量是不一般的。
若只是上榜,他也不会这般惊讶的。
陈老三当真是好福气啊!
能考上县案首,说明府试这一关,无论如何,基本上是稳了的。
几乎是半步童生了。
按照陈延考县试的成绩,这院试不出意外也是有很大的把握考上的。
院试若是考上了,足以证明,他的实力是不俗的,日后乡试考中举人的机会还是有的。
这才是众人急于想要与陈延打好关系的原因,毕竟,童生或者是秀才,其实很多富商豪绅最多只是略微尊敬一些,但举人可不一样了,举人可是能做官的,这含金量可完全不可相比。
包厢里面,陈延等人埋头苦吃,陈老三与董明他爹和李童生一起聊得热火朝天。
两人都敬了李童生好几杯酒,今日心情愉悦,他们当真是无比的感激李童生对自家孩子的教导。
这边觥筹交错,县衙那边,周县令和王县丞等人也在无限感叹着。
“我就知道,那小子定然是个厉害的,我之前也只是想着他应该能进入前十的名次,哪里想到,他基础知识如此扎实,更重要的是,立意高远超卓,行文逻辑缜密,那一手字更是其中最好的,哪哪儿都优秀至极,
县案首,他实至名归啊!”
虽然这次县试,他是主考官,但那么多考生考试,他一个人批改试卷,那不是要了他的大命吗?
所以,他今年依旧按照往年的“习俗”,将各大书院的夫子们挑选了几个来协助他批改试卷。
当时大家批改试卷的时候,都纷纷夸赞起陈延来,当然,前十名的考生几乎都被各种夸耀了一遍,都说今年的考生比前几年都要更加好些。
“希望他能走得远些,今年若是能够考上秀才,那我的政绩就又能添上一笔了,就我上任这几年,那考上秀才的就那么一两个,举人那更是痴心妄想啊,愣是一个没有啊!老王啊,我可真的太难了!”
想想这些年被上级批评的话。
什么“教化无方”“治下文风不盛”“未能兴学育才” 等等,简直将他批评得在其他县令面前都抬不起头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