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路晓行夜宿,倒也顺利。
半月后。
林冲一行人终于来到了青州境内,回到了二龙山。
林冲离开的这一个多月的时间,二龙山倒也没什么大事发生。
接下来的几天,山上一片喜气洋洋,庆祝着林冲等人的回归。
这一趟走下来,成果颇丰,加入道二龙山的好汉也是颇多。
庆祝之余,林冲也在考虑二龙山的人员规划。
至今,山上的大小头领二十人,其中:
最早的五位寨主:林冲、鲁智深、孙安、柴皇城、花荣;
最早的三位头领:时迁、郁保四、曹正;
去沧州路上收下的:杨志;
攻占昌乐县时加入的:陈宇轩;
路过阳谷县加入的:武松、孙二娘、张青;
东京汴梁城加入的:徐宁、凌振;
华州之行加入的:乔冽、史进、朱武、陈达、杨春;
人数虽然不多,但个个都是精英。
除了头领,投奔二龙山的绿林好汉也是越来越多。
但二龙山招收人员一直秉承着宁缺毋滥的精兵路线。
人不在多,在精!
不能有丧失底线的劣迹,年龄须在18-35岁之间,就这两条,就卡掉了七成的投奔者。
不过,林冲也不在意,他把征兵的目标重点放在了昌乐县中。
昌乐县,可是二龙山的自营地,经过“打土豪、分田地”,昌乐县百姓对于二龙山的认可和崇拜达到了顶峰。
从昌乐县出来的兵员,个个都是精兵。
截止到目前,二龙山上共有人员超过3000人,其中战斗人员超过2000人,生产、辅助类人员超过1000人。
林冲看着手中的名单,琢磨着众位头领的安排。
想了想,他对着柴皇城说道:
“这些新进来的头领,一律派往昌乐县,交给陈宇轩,让他挑些一线的苦活累活给他们,先锻炼一个月再说。”
“啊?!”
听到林冲的话,柴皇城都懵了,这要在别的山寨,这些有本事的头领求都求不来,到了二龙山,怎么就都扔到县里干赃活累活去了?
“贤婿,这能行吗?别再把人吓跑了?”
“吓跑了更好!”
林冲满不在乎的说完,又开始解释:
“下到昌乐县,一是可以让他们感受下咱们的生活、生产方式,得到理念上的认同;
第二吗,则是可以起到筛选的作用,这点磨炼都受不了,那说明和咱们也不是一路人,这种人,趁早走了才好,省的以后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