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令,第一、第二驱逐舰中队,以‘Z字形’搜索阵型,向东北方向追击,务必拦截并击沉编号D-03、D-07的两艘敌驱逐舰。”他的声音透过舰内广播和无线电,清晰地传达到各个作战单位。
“第三巡洋舰中队,‘希佩尔海军上将’号、‘布吕歇尔’号,转向正东方向,追击敌‘青叶’级巡洋舰残骸,确认其失去所有抵抗能力后,予以击沉。”
“‘沙恩霍斯特’号、‘格奈森瑙’号,保持现有阵位,监视战场西侧,对海面上漂浮的、失去动力的敌重型舰艇进行补射,确保其完全沉没。注意节约主炮弹药,优先使用副炮。”
沈崇海的指令清晰、具体,针对每一个残存的敌方目标都做出了明确的安排。他巧妙地调整了舰队的阵型,让速度更快、更灵活的巡洋舰和驱逐舰组成多个小编队,分头追击那些试图利用夜色和混乱逃跑的零星敌舰,如同撒开一张大网,确保不漏掉任何一条“漏网之鱼”。
同时,对于那些已经失去反抗能力、但仍在苟延残喘的“大家伙”,他也毫不留情地安排了“补刀”任务,务求将威胁彻底消除。
他的语气始终保持着职业军人的冷静和高效,听不到一丝因胜利而产生的骄傲或轻敌。在他看来,战斗只有在最后一个敌人被消灭后才算真正结束。通过加密无线电,他的命令迅速传达到德系舰队的每一艘舰船上。
“收到,司令!”
“第一驱逐舰中队明白!”
“‘希佩尔海军上将’号领命!”
通讯频道中传来各舰长简洁有力的回应。庞大的德系舰队如同一个精密运转的战争机器,在沈崇海的指挥下,迅速调整部署,开始了这场海战最后的清剿工作。夜色下的东海,即将成为这支东洋分舰队彻底的葬身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