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主,
至少不用地里刨食的受苦受累。
这也是为什么他说定了,只要孩子能去县城读学堂就由公中出银子供。
你不出钱,以后孩子万一考出名堂来,沈家怎么有脸要沾光?
打断骨头连着筋的兄弟。
他们老两口也不管别的,就是想再回京都过好日子!
儿孙没过过那种日子,他们夫妻俩过过啊!
那才是人过的~
*
三房。
沈老三和他媳妇满是局促的看着沈老四。
“爹说问大哥,大哥万一不同意咋整?”
沈老四毫不在意的道:“这是咱们三房、四房的事,大房的不同意咱们就自己送呗。”
“可……家里,银子不太凑手。”
三房两口子都是老实巴交只知道干活的,要不是这次五郎差点丢了小命。
这小子这两天又努力了很多,沈老三也不敢冲进堂屋找爹娘要孩子去学堂的银子。
老头子一说等大哥回来商量,沈老三就没底。
这不,等老四从堂屋里一出来,他就把人叫屋里来商量了 。
“那……”沈老四的损招还没说出来,就见三房的门帘被从外面掀开了。
沈老二夫妻俩一前一后的走了进来 :“咱们这十几年供老大读书啥时候凑过手?
你们俩就太怂,把孩子送去县城,只要人家学堂留下了咱们家的崽。
那爹娘就必须出这银子,不行就去老大家里吃喝。
大哥不会赶人,但大嫂会。
大嫂会帮着咱们让爹娘出银子的……”
大哥装也得装着大方,毕竟这些年是他们大房欠了家里的。
可他们的那位大嫂可不是一般人。
别以为他不知道,家里私底下分家就是大嫂掇倒的。
老三、老四轮流去堂屋说了啥聊了啥。
他们二房离的最近,拿个碗扣在墙上就能听到清清楚楚的。
老两口既然说了要让他们家俩儿子也去县城读书,那就得和老三老四商量好。
比如住在老大那里。
这事儿大嫂肯定不同意,得他们哥仨一块使劲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