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如果四十人左右我就能保证收支平衡。但我也没办法,都是乡里安排进来的。”
“我建议先精简后勤、职能科室人员,在医技科室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控制在五到六人左右。对医务人员实行竞聘上岗。加强对乡村医生的培训,也许就能减轻你们的负担了。我再找企业给你们捐献一些实用的先进设备。建议你们增设中医科,我们山里有宝贵的中药资源,可以充分的利用起来。我感觉中医药对慢性病很有作用。中医就在于固本,扶正祛邪。”
“没想到白乡长年纪轻轻不仅对医院里边的道道知之甚多,对中医也有很深的见地。看来之前我是小瞧您了,以为您今天也像之前的乡领导一样会因为我无法像别的医院创造巨额的效益而大发雷霆呢。”
这个女院长说话很直接,怪不得被县医院给撵出来了。
“哈哈哈,谢谢张院长的夸奖。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该挣钱的单位我是绝对要让他们挣钱的,人毕竟是活在现实中,而不是活在理想中。我们可以为理想而奋斗,但一定要脚踏实地,绝不赚昧心钱。要留住人才,没有很好的生存环境也是不现实的。我想您带领的团队中肯定有杰出人才跳槽去了县医院或者待遇更好的私人医院吧?”
张院长痛苦的闭上了眼睛。
“我们为什么不能合情合理的让我们的员工过上并不比别人差的生活呢?让他们感到您带领的团队不仅是有人性的团队,也是一个能给大家幸福生活的团队。”
“谢谢您白乡长,您是第一位把道理讲的这么透彻,让我不得不信服的人。”张院长突然睁开眼睛,泪水夺眶而出。
“我知道您为了崇高的理想付出了太多。我是十分敬佩您的人品和高尚的品德的。其实我刚才说的自采中药和应用中医中的物理治疗,像拔罐、刮痧、针灸、艾灸,冬病夏治这些都基本是无本的买卖,带来的都是纯收益。如果您可怜天下百姓,中医有治未病,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预防为主。让他们少得病,不得病,晚得病,不就更省钱嘛。等乡里整体经济上去了,我们还可以在全乡实行就医减免政策。比如个人掏三分之一或三分之二,乡里给补贴一部分或者大部分,这就看下一步乡里的经济情况了。我们为什么不能通过这种手段在良心和收益、道德和经济之间找到一个平衡呢?再加上给您单位免费投入一些先进的检查设备,比如CT、彩超、生化分析仪、内窥镜,在国家允许的收费标准下既创造了效益,又能降低患者的外出就医的花费,何乐而不为呢?我们没有必要让我们的医务工作者都过苦行僧的生活嘛。咱们这里是食道癌高发区,我们可以从京城部队大医院请专家过来做手术,这样不就降低了患者的费用了吗?”
“请专家可是要给很高的出诊费的。”
“您说的对。这是对他个人。但我们转换一下观念,如果我们以革命老区的名义让他们医院无偿的支援呢?你们医院的技术含量是不是提高了,收入这一块会不会也大大的提高了,咱们乡,乃至全县的老百姓是不是不用再去大医院花费高额的费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