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商现在最大的问题归结为一点的话,就是贵族、诸侯割据!
盘庚时期是以迁都为起点,避开了旧贵族的势力范围,并加强武功,迅速制造新的军功贵族,使新旧贵族打擂台而盘庚作为商王居中调解方发,使得大商中兴的。
但这个方法在子辛这里已经行不通了,首先是四周已经没有什么软柿子了,四方新占领的土地也落到了新的大小诸侯手中,再度开疆加强商王的权威必然是做不到了;
所以子辛才会对陆尘提出的‘郡国并行’如此上心,毕竟开疆不得,便只能猛修内功!
现在陆尘提出的方法,便是一步步优化大商的郡县制度,统一货币,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等……
没错,就是陆尘前世秦始皇干的事情。
不过,秦始皇能大刀阔斧的全满改革,陆尘这边却不行,只能一步一步来,先从大商京畿和周围的郡县开始,再到稍远的郡县以及亲近商王的贵族和诸侯,然后是中立的贵族和诸侯,最后再配合军队压迫和商王作对的旧贵族和诸侯。
“咱们一步一步来!不然步子大了,咔!容易扯着淡!”
陆尘话糙理不糙,毕竟接手父亲一手好牌结果打了个稀烂的帝王不在少数,最典型的就是杨广了。
为了更好的执行陆尘的计划,子辛直接把孔宣给召了回来。
三人一头栽进陆尘带来的锦卷中,商量着大商的壮大计划。
“陆兄大才啊!”孔宣看的很快,对陆尘提出的国策几乎都是赞不绝口:“若是当初辅佐成汤的是陆兄,想必大商要比今日强上十倍不止!”
孔宣越看这些国策越对陆尘的智慧表示惊叹!直言自己不如陆尘……
“孔兄谬赞了。这些国策都有迹可循,并非我一人独创……”陆尘多少有些脸红,他心中明白自己只是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
“哎~哪里,哪里,我孔宣自三皇五帝起便常驻人族之地,陆兄你这些国策明明多为自创!”孔宣表示你再这么谦虚就有些虚伪了啊……
“真是前任智慧……我只是会想,具体实施还是要靠孔兄施行……”
“哎~陆兄……有了陆兄的国策,施行起来事半功倍!都是小道!”孔宣表示,只要方向正确拴条狗都能走向成功!
看着义正言辞的孔宣,子辛张了张嘴,还是什么话都没说……他想到了自即位以来不是继承先王盘庚的政策,就是执行三皇的指导,好像自己还真没单独拿出过什么上乘的治国之策……
这一刻,子辛真的怀疑孔宣在内涵自己,但没有什么证据。
万事开头难。
在陆尘和孔宣商量一通后,他们决定先做三件事情:
第一修桥铺路,建设几条直通殷邑的驰道,连接殷邑和附近的几个郡治,这事孔宣已经在组织辅兵军团开工,再加上孔宣招收的不少凡人炼气士,预计很快就会完工;
子辛点了点头表示同意:“我大商子民善于商业,交通便利尤为重要,殷邑乃大商中心,建好驰道我大商所具有的财富必然倍增!”
见子辛并无异议,陆尘和孔宣继续说第二件事情,兴修水渠!
修好水渠大商的农业必然得到进一步发展,农为商本,没有出产,再好的商业活动也没有意义!
对此,子辛也没有异议,对于水渠的数量和方位,陆尘已经在带来的锦书中有了仔细的标注,从小到大,从易到难一步一步来。
陆尘也怕子辛为修个水利运河把自己修成杨广,毕竟盘庚留给他的家底很厚,想要开个大运河完全没问题!
不过庆幸的是,子辛还是很清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