稍作停顿,朱吾能见众人听得认真,便越发慷慨激昂起来:“我们那儿,有句话,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依我之见,这军校固然应当建立,大学亦不可或缺。然而在此之前,理应率先在大明的每一乡、每一县建小学才是当务之急啊!只有让孩子们自幼便能接受良好的启蒙教育,日后方能成为国家之栋梁,为大明朝的繁荣昌盛贡献力量!
首先要做的便是,教众人识文断字,从而帮助他们彻底摆脱文盲的身份,使得读书这件事情不再成为遥不可及、高高在上之事。
而在学校之中,所教授的内容可不仅仅局限于简单的认字,还应当包含一些基础性的实用技能与本领。如此一来,学子们不仅能够掌握文字知识,更能具备一技之长,将来踏入社会时便能更好地立足。”
听到这里,朱高炽不禁微微皱起眉头,面露难色地说道:“想要建立众多学校,并推行全面免费的义务教育,对于朝廷的财政而言无疑将是一项极为艰巨的挑战!毕竟,这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财力资源。”
朱吾能心里自然清楚此事操作起来困难重重,他想了想,十分郑重地开口提议道:“要不然这样吧,不妨先从小范围内选取几个地方作为试点。倘若试行之后成效显着且切实可行,那再逐步扩大范围并加以推广普及。”
朱吾能又接着补充说:“伯父,我跟大哥定会拼尽全力去赚取钱财。就像我们那边也有不少贫困地区,一些富有又怀有善心之人都会踊跃捐赠资金用以兴办学校,称之为希望小学。依我看,大明朝完全可以借鉴这种做法呀!只要是谁捐款助学了,伯父您亲自为其题字留念,想必一定会有很多人心甘情愿慷慨解囊捐资办学的。”
朱棣、朱高炽等在场诸人闻听此言,纷纷不住地点头称是,皆认为此计甚妙,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
“哦,伯父!”
朱吾能突然拍了一下自己的额头,像是想起什么重要事情一般说道:“我都差点忘记跟您讲啦,其实,这打仗也是能够赚到钱财的呢!您看,您现在不正好缺少银子嘛,而那倭国可是有着极为丰富的银矿资源哟!”
朱吾能一边说着,一边想着刚刚过去不久的第 11 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国耻可不能忘啊!
“伯父,只要精心策划,一举击败倭国,那些丰富的银矿就将成为大明朝的囊中之物,到时候你们就不用为银子发愁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