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乎,众人纷纷围拢过来,七嘴八舌地劝说道:“皇上,保重龙体要紧呐!切不可轻易涉险呐!”

一时间,劝谏之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

就在这时,朱高煦毫不迟疑地大步流星走上前来。

他恭恭敬敬地向着朱棣深施一礼,然后挺起胸膛,慷慨激昂地说道:“父皇,儿臣愿为父皇分忧解难。这点燃火绳之事,就交由儿臣代劳吧!请父皇放心,儿臣定当不辱使命!”

说罢,朱高煦目光坚定地望向朱棣,眼中满是决然之意。

众人皆苦口婆心地劝说着朱棣,此时朱高炽亦毕恭毕敬地向朱棣深施一礼,缓声道:“父皇,现今的大炮,都是经神机营精心改良而成。这是轻便的火炮,其重量相对较轻,运输亦是极为便捷,亦可称之为迫击炮。至于其安全性与稳定性,那自是毋庸置疑。若父皇有意亲身一试,儿臣自当全程陪伴左右。”

朱高燧闻得朱高炽此言,不禁面色一变,怒声呵斥道:“大哥,你究竟是何居心?竟敢让父皇涉此巨大风险!”

朱高炽闻言却是不卑不亢,沉声道:“三弟啊,此火炮实乃我与朱总将军率领众工匠历经无数个日夜艰辛改造而成。其间关于安全性的试验,更是不知进行了多少次。倘若当真存有问题,我岂敢贸然请父皇尝试?”

就在二人争执不下之际,朱棣猛地挥起大手,以一种不容置疑的口吻霸气说道:“不过就是点燃一个火引罢了,能有多大危险可言?”

说完,他那威严的目光,又扫视了在场诸人,众人皆低下头,没有再说话。

朱棣挥手让众人退下,朱高炽没有走,朱高煦朱高燧也没退下,朱高煦和朱高燧自然的站到大炮旁边,朱高炽则扶着推车。

朱棣也没有再说什么,拿起火把,点着了火绳。

“轰轰轰……”大炮的爆炸声比前面手榴弹响的多,有的文臣都捂上了耳朵。

一阵轰鸣声过后,硝烟四起,待烟雾散去,朱棣命人去看一下墙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