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消灭了某处的全部地上阵地,小鬼子全缩到地道里,战士们便将一桶又一桶的汽油灌进去。
反正汽油多的是,而且不要钱。
感觉灌够了,就远远跑开,一枪将汽油引燃,把小鬼子全部烧死或憋死在地道里。
仅仅打了三天,小鬼子减员超过四万只。
面对这种情况,小鬼子无计可施。梅津美治朗心中在第148章产生的那个念头越发强烈了。
第四天凌晨,残余的八万多关东军顶着炮击,悄悄走出阵地,毅然决然渡过乌苏里江。
红着眼、浑身冒着臭气,基本没有携带重武器,却依旧一往无前冲向老苏的阵地。
不少小鬼子都情不自禁嚎叫出来,仿佛要把这几天所受到的憋屈全部发泄出来。
老苏阵地上还余下原本兵力的五分之一,其他人都被调去防御老德了。
这些士兵有些惊讶,刚打完诺门坎战役一年多一点,这些小鬼子竟然又来了,它们吃亏没吃够,还是没长记性?
就是1939年,当大阪师团“长途跋涉”、“一路急行军”赶到时,已经结束了的那场战役。
并且,除了一些掷弹筒,重武器都没看见几件,炮更是一门都没有,它们已经自大到这个地步了吗?
看来上次没有把它们打痛。
必须给它们一个深刻的、永生难忘的教训。
训练有素的斯基战士,把对老德的怒火全部发泄到了小鬼子头上,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战果,成片成片的小鬼子倒在冲锋的路上。
可很快他们就发现不对劲,哪怕伤亡如此之大,但小鬼子的士气一点都没有降低,反而有越来越高的架势。
这些关东军老兵也不是吃白饭的,战场自我保护、枪法都是一顶一的,更可怕的是,它们悍不畏死。
有些斯基战士能听懂一些日语,似乎听见小鬼子一边冲一边喊:
“哈哈,就这么点炮,轻重机枪也没多少,简直就是毛毛雨啦,实在是太轻松啦,爽啊,给我冲啊!
打死他们丫的,不够一人一门炮就敢跟我们打,简直就是对大日子蝗军的不尊重,冲啊给他们一个狠狠的教训。”
这似乎就是典型的:你打我,我就打老苏;我不高兴了,我也打老苏;我太闲了,那就去打一顿老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