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内青年队的赛场上,他引以为傲的速度、犀利的突破,总能轻易撕开对手的防线。
可到了国际赛场,面对那些经验丰富、身体强壮的成年队后卫,他的突破屡屡受阻,身体对抗下动作变形,甚至连球都很难稳稳护住。
以往轻松的上篮,现在变得异常艰难。
数据更是惨不忍睹,场均得分,也就那么可怜的两三分,失误倒是不少。
这种强烈的落差感,像一块巨石,沉甸甸地压在他的心头。
挫败感、无力感,以及对自己能力的深深怀疑,如同潮水般将他淹没。
他知道自己还年轻,还有很多东西要学,但这种被现实狠狠敲打的滋味,实在太不好受了。
宿舍外面,隐约传来队友的说笑声,更反衬出他此刻内心的沉重与迷茫。
他只是躺着,一动不动,任由那些负面情绪,在安静的房间里,无声地蔓延。
时间不多了。
教练组已经明确,这几天的训练结束后,就要正式公布出征伦敦奥运会的最终12人大名单。
对于其他一些经验丰富的老队员来说,入选或许只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但对于他这个19岁、刚刚从青年队提拔上来的菜鸟而言,每一天都充满了不确定性。
他躺在床上,默默地在心里盘算着。
控球后卫这个位置,竞争太激烈了。
刘伟,老队长,经验丰富,球队的定海神针,地位稳固,肯定会去。
陈江化,速度奇快,国家队的常客,突破能力在国内也是顶尖,入选的可能性也极大。
这两个名额,基本是铁打的。
剩下的,很可能就只有一个名额了。
而跟他竞争这最后一个名额的……
郭艾仑的脑海中,浮现出另一个身影——赵麒麟。
一想到赵麒麟,郭艾仑的心情就更加复杂。
平心而论,就这次海外拉练的表现来看,赵麒麟打得比自己还要差。
自己好歹场均还能拿个两三分,偶尔还能送出个助攻。
赵麒麟呢?上场时间跟自己差不多,甚至有时候比自己还长,但数据几乎是零蛋,场均得分估计连1分都不到。
按理说,这种表现,根本不应该出现在国家队的集训名单里,更别说竞争奥运会的正式名额了。
但问题是……人家就是能上场,教练就是会给他机会。
为什么?
郭艾仑当然知道。
也正是因为这一点,郭艾仑才会如此焦虑。
如果纯粹是凭实力竞争,他觉得自己就算表现不好,也不会比赵麒麟差。
但现在……掺杂了太多场外因素。
“唉……”郭艾仑忍不住叹了口气。
不过,他心里还是存着一丝侥幸。
毕竟是奥运会啊!四年一次!全世界都看着呢!
这么重要的国际大赛,总该还是凭实力说话,选真正能打的人去吧?
应该……会的吧?
想到“实力”这两个字,郭艾仑的脑海中,不由自主地,又浮现出了另一个人的身影。
那个只在青年队短暂交手过一次,却给他留下了“惊鸿一瞥”般深刻印象的家伙——
吕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