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相信,待大军凯旋之日,便是大秦荣耀巅峰之时!”
“大秦必胜!陛下万岁!”
御前会议结束后。
内阁大臣们怀着各自的使命,脚步匆匆地离开了御书房。
诸葛亮回到丞相府,刚一落座,便迅速铺开北伐相关的军政要务文书,一边审阅一边提笔批注,还不时传唤幕僚进来商议朝中诸事的代理细节,忙得不可开交。
大秦北伐的消息并没有宣布出来,各部门都在秘密地进行准备。
对外宣称也只是例行的换防和换装,知道北伐消息的人只有内阁成员们。
边关的士兵们按照计划,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换防和换装”,实则是在暗中集结力量,补充军备。
百姓们对此并未察觉异样,依旧过着平静的生活。
而在朝堂之外,一些敏锐的势力也察觉到了异样。
街头巷尾,偶尔会有几个神秘人小声议论。
“最近朝廷的动静好像有点大,军队调动频繁,会不会有什么大事发生?”
但这些猜测很快就被朝廷放出的风声所掩盖,人们又渐渐打消了疑虑。
……
皇宫。
御书房内,苏长青批改完奏折后,伸了个大大的懒腰。
这两天,为了北伐筹备。
他整日埋首于如山的奏折中,满脑子都是军政事务与民生大计。
站起身看向窗外,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夕阳的余晖给宫殿镀上一层暖黄。
苏长青揉了揉发涩的太阳穴,想起已有好些时日没好好陪陪太上皇了。
他对身边的曹化淳吩咐。
“曹公公,你去安排一下,朕等会去太上皇宫殿陪父皇用膳。”
曹化淳脸上堆起恭敬的笑,欠身应道。
“是,陛下放心,老奴这就去办。”
说罢,便迈着细碎的步子匆匆离去。
苏长青踱步至铜镜前,整理了下衣冠。
不多时,曹化淳折返回来,恭敬禀报。
“陛下,都安排妥当了,太上皇听闻您要去,可高兴了,正等着您呢。”
苏长青微微颔首,抬脚迈出御书房,曹化淳则在身后亦步亦趋地跟着。
不多时,便到了太上皇宫殿。
宫殿大门敞开。
苏长青加快了脚步,迈入殿内,拱手行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