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章五国密谋

朕愿与你们并肩而行,吃一样的苦,享一样的福。

若有一日,朕背离今日誓言,诸位大可将朕拉下王座!”

话音未落,“女王万岁”的呼声如潮水般涌来。

独孤嫣然眼眶发热,转身面向供奉在高台中央的大夏先祖牌位,郑重行礼。

独孤嫣然登基后,迅速下达一系列的政策政令。

“头一条,田赋减半,种自家地的不用再交三成粮,改成交一成就行;佃户给地主交租,最多交收成的一半,多的一律不算数。”

诏书末尾还特意加了句“敢有违抗的,不管是谁,都得蹲大牢”。

紧接着,她又颁布新规:“开二十座免费学堂,娃娃们不管穷富,都能去念书识字,笔墨纸砚朝廷给备着。”

怕底下人糊弄,还专门成立了督查小组,让心腹将领带着衙役挨个儿查。

通商令也跟着出炉:“各州县不得设卡乱收钱,商队过往只收一次税,再有人敢拦路敲诈,剁手!”

这些政令乍一看粗糙直白,却都是从苏长青那里“照学照抄”而来。

当初在大秦时,她就常听苏长青讲“政令要让大字不识的老农都能听懂”,如今依样画葫芦,反倒让百姓们拍手称快。

街头巷尾都在议论:“新女王的规矩好记!以后不用掰着指头算交多少税了!”

文书铺的先生们忙着抄写白话版政令,连茶馆说书人都新编了段子,把这些政策唱成了朗朗上口的歌谣。

当独孤嫣然把大夏的贸易大门敞开后,生意场上立马热闹起来。

以前塔依尔当政,动不动就查扣货物、乱收税,商人们吓得不敢出门。

现在可好,不管是大夏本地的买卖人,还是从大秦来的客商,只要按规矩交一次税,就能在城里城外自由做生意。

大秦那边运来的新鲜玩意儿可多了:亮晶晶的玻璃杯子、能装好多东西的牛皮箱子,还有花花绿绿的洋布。

大夏的商队也把自家特产往外卖,金灿灿的小米、软乎乎的羊皮袄,还有做工精巧的陶器,一车车往大秦拉。

王城里专门划出一片地做贸易市场,每天天还没亮,就挤满了摆摊的人和来看新鲜的老百姓。

大秦商人叽里咕噜说着听不懂的话,手舞足蹈地比划着卖货;大夏的掌柜们也不含糊,拿着算盘噼啪算账,时不时用刚学的几句大秦话跟对方讨价还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