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新帝

景帝微微点头,闭上眼,似在回忆往昔,缓缓说道:“嗯,如今朝堂之上,各方势力盘根错节,暗流涌动,你可知有那些势力”

刘彻再次叩首,而后起身肃立,言辞恳切道:“父皇,儿臣以为,当下朝堂诸势力中,苏家首当其冲。云王苏昭临、相国苏昭均身为朝中肱骨,于文武百官间威望甚高。况且苏家乃开国功臣,苏昭均更是功勋集团之领袖,势力不容小觑。

其次便是窦氏一族,自窦太皇太后以来,根基深厚,盘桓朝堂多年,势力庞大。窦婴也位居丞相,且窦氏子弟中仍有不少人在朝为官,他们相互扶持,于朝中颇具影响力。

再者是功臣集团,当年随高祖皇帝打天下的功臣之后,如今在朝堂之上亦是一股不可小觑的力量。他们凭借先辈之功,占据着诸多重要职位,在军政事务中有着自己的话语权。

还有那新兴的儒士群体,自父皇推行尊崇儒术之策以来,儒生们纷纷进入仕途。他们以儒家学说为准则,渴望以自己的理念来治理国家,在朝堂上逐渐形成了一股新兴的政治力量。”

景帝缓缓睁开双眼,目光中透露出一丝赞许,说道:“你能有如此清晰的认识,朕心甚慰。苏家如今一王一侯,宣平侯更是你的姐夫,你有何看法?”

刘彻微微躬身,神色镇定地回道:“父皇,苏家一门,既有云王显贵,又有宣平侯与儿臣结为姻亲。其家族荣耀显赫非常,儿臣心中早有全盘考量。苏家为大汉兴盛立下不世之功,且满门忠君爱国,实乃儿臣稳定朝堂、匡扶社稷的重要臂助。

但其太过显贵,也要在朝堂上逐步培养其他势力,以形成制衡。可以选拔一些出身寒门但有真才实学的官员,将他们安排到重要职位上,让他们在朝堂上发声,与苏家势力相互牵制。”

景帝静静地听完刘彻的一番话,微微点头,说道:“你能如此深思熟虑,实乃我汉室之幸。只是其中仍有不妥之处。自高祖皇帝开国,历经惠帝、文帝,三代帝王皆对苏家权势未加抑制,反倒予以充分信任。这不仅仅是因为苏家子弟个个才具卓绝、能力出众,更因苏家颇为神异。”

刘彻听闻景帝之言,恭敬地拱手说道:“父皇,儿臣曾听闻,往昔先云王在世,于战火纷纭、硝烟弥漫之际,有诸多神异之事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