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建元新政(二)

窦婴和田蚡听了刘彻的斥责,心中惶恐,连忙跪地磕头,说道:“陛下息怒,臣等也是为了大局着想。如今太后势力庞大,我们若不暂时妥协,恐会引发更大的灾祸。”

刘彻听了窦婴和田蚡的话,心中虽有不甘,但也明白此时局势严峻,云王苏昭临或许是破局的关键。他沉默片刻,缓缓说道:“也罢,朕便亲自前往云王府,与云王商议此事。”

数日后,刘彻轻车简从来到云王府。云王苏昭临早已得到消息,在府中恭敬相迎。两人步入书房,刘彻未等寒暄,便直接道明来意:“云王,朕推行新政遭遇诸多阻碍,太后盛怒,朝堂不稳,还望云王能为朕出谋划策。”

苏昭临微微点头,神色平静地说道:“陛下推行新政,意在强国富民,此乃千秋伟业。但新政推行需审时度势,循序渐进。如今看来,广纳人才确为当务之急,但不应只局限于儒家。百家之长皆可为我所用,黄老之学、法家之术等,若运用得当,亦能助力国家发展。”

刘彻微微皱眉,思索片刻后,认同道:“云王所言极是。朕之前过于看重儒家,忽略了其他学派的作用。日后定会兼容并包,广纳贤才。”

苏昭临接着说道:“至于集权推恩令,虽能有效削弱诸侯势力,但如今时机尚未成熟。诸侯势力盘根错节,若强行推进,必然引发诸侯大乱,届时国家将陷入动荡,不利于新政的推行。”

刘彻长叹一声,说道:“朕亦知其中利害,但眼见诸侯势力日益膨胀,心中实在忧虑。”

苏昭临宽慰道:“陛下不必过于担忧。可先以广纳人才为契机,逐步提升朝廷的实力和威望。待时机成熟,再推行推恩令,水到渠成,方可稳操胜券。太后那边,微臣会亲自去劝说。”

在苏昭临出面后,刘彻与窦太后就新政一事达成了微妙的妥协,双方各退一步。刘彻不再急于求成地全面铺开新政,而是放缓步伐、调整节奏,以一种更为稳健、审慎的姿态推进改革举措;窦太后也不再强硬地全盘抵制,给予新政一定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