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古刹惊变

天命缉凶录 破虏将军 1250 字 1个月前

“多谢四爷高抬贵手!”

王顺也很懂得人情世故,数了数背囊之中的存香,又掂了掂钱囊,嘿嘿笑道,“大概再有一两个时辰就卖完了,今天生意不错!晚上红袖招,请四爷赏光!”

红袖招是县城里最大的酒馆,有最好的烈酒,最殷勤客气的伙计,最美味的菜肴!

最出名的还是当垆卖酒的老板娘,称得上艳色倾城!

不要说王顺,就连陈寻这样的人进去喝顿酒,也得花半个月的俸禄,因此他笑着摆摆手说道:“你挣几个钱也不容易,留着给娘子买件新衣裳吧。”

“四爷,我记得今天不是你的休沐之日吗?怎么不多睡一会?”

王顺感激的笑了笑,好奇的问道,“往日很少见您往天宁寺来,莫非今天有什么事要办?”

陈寻扫了一眼寺门前的盛况,缓缓说道:“倒也没什么事,只是在房里听着热闹,想要过来看一看。”

“天宁寺的香火越来越旺,观音菩萨的信徒之中老弱妇孺不少,若是发生什么踩踏事故,难免出现损伤。”

王顺闻言,嘿嘿一笑,恭维道:“说实话,香客的踩踏受伤事故每年都有,但自从四爷上任以来,给天宁寺的和尚们订了章程,让他们控制人流,逐次放行,秩序好多了!”

“您看,无相、无尘守在门口,等闲人也闯不过去,只能老老实实的排队!”

王顺嘴里的无相、无尘便是天宁寺的看门僧人,不仅膀大腰圆,而且学过几年罗汉拳,往寺门口一站,便如护法金刚一般。

王顺是个伶俐人,见陈寻闻言微笑,便知道这话他爱听,便顺势道:“咱们宜城县的百姓都说,只要有四爷在,坏人无处遁形,大伙儿都能安心过日子!”

这番话虽有阿谀之嫌,倒也算不上太夸张,陈寻虽然担任典史不过三年多,但已经成绩卓然,破了好几桩悬案,还肃清了一股盘踞多年的顽匪,威望名声确实颇高。

而且他所提出的许多新鲜举措,不仅便利了百姓,也方便官府查案。

比如下发给天宁寺的文告,不仅规定了寺院守护的一整套规则,而且对于遭遇突发的劫财、伤人事件都有明确的细则,以便遵循办理。

据说道信方丈在接到文告之后,反复读了三遍,念了一句阿弥陀佛,对左右的僧众说道:“这位典史大人颇有治世之才,在弱冠之年便能思虑周详,看来前世是有宿慧的。”

也许他只是随口一说,但却无意间说到了真相!

陈寻本非宜城县之人,幼年之时逃难至此,不仅与家人失散,而且罹患重疾,在生死一线之间被一名姓陈的老儒所救。

因为他前事尽忘,不知过往,便被老人收为义子,给他取名“寻”字,也是希望他有朝一日能够找到自己的出身所在。

但是没有人知道,原先的孩子在被发现的前一刻便已魂飞魄散,如今能够活下来,便是凭借后世一道枉死的神魂,而种种创新的举措也来自于他后世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