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天下之兴亡首先在于天子贤明,其次便是有良臣辅佐,你就算得上江南的良臣。”
陈寻一拉缰绳,将冲到前面去的马头又拉回来一些,谦逊有礼的答道:“大人的江南之行乃是奉圣命而来,关系天下兴亡、朝政大局,下官只是尽心竭力为您分忧。”
“即便大人遇到一些艰难险阻,下官只是在您的指挥之下行事,实在不敢说有什么功劳。”
与顾襄相处的时间越久,陈寻对他的了解也越深,知道这位皇亲国戚心机极深,不敢稍有差池怠慢。
最关键的是,昨晚感受到的寒意似乎并未消散,距离顾襄越近,心中的不安之感越发强烈。
“陈典史太过谦了,待此事结束之后,本官定会向朝廷大力举荐,不知道你有没有进京任职的想法?以你的才具,进大理寺或是刑部应该不难!”
陈寻一怔,心想:若是你要提拔我,只是一句话的事,但让我进京是什么意思,莫非是试探我的志向?如今朝廷里新旧两党之间倾轧激烈,我可不愿贸然卷入其中。
他反应极快,连忙应答道:“大人的美意,下官愧领了。但下官生长于江南,平生之志便是守护一方平安,实在不愿远离。”
“再说,下官只是区区卑官,不谙朝廷礼制,不通天下大势,还是不要去京师丢人现眼了。”
大约他说的话让顾襄很满意,随行的人员包括郑恩、周彪,还有不远处开路的陆文、陆武兄弟,都听到钦差大人爽朗的笑声。
自从永胜乡大火之后,好久没有听到大人的笑声了,众人心中都这么想。
“既然你有这个志向,本官也不勉强,到时候一定会为你选个好位置的!”
顾襄封官许愿之后,便顺势问起了陈寻下一步的策略,“调动大军必须征得建康留守的首肯,你觉得会不会有什么难度?”
陈寻想了想,很干脆的摇头道:“下官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