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德械营扩建至1500人,视野扩充至11公里。

其实宋和还接到了一个秘密的命令,由集团军司令私自发出来的指令,让宋和、李峰二人将德械营转移到察哈尔地区。

那是29军的大本营,蛰伏起来,以待时机。

眼下29军吃了大亏,迫于敌寇压境,不得不与中央军奋起一战。

日后想要重新崛起,还得依靠德械营这个火种。归根结底是旧军阀思想,一心想着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可接下来传递的消息,关东军、伪军骑兵齐齐向平绥铁路集结,已经攻破多处防线,各部均在败退。

小主,

那边也不安全了。

德械营的调拨就又压了下去,一时间想不到好的安排。

既然长官想不到好的安排,那李峰可就越俎代庖,按自己的思路来了。

忙完这些事情后,李峰习惯性的躺下来,闭上眼睛查看周边情况。

这一看不要紧,德械营整编至1500人后,即时战略的视角竟然又一次发生了变化。

围绕主力范围,视野扩展至11公里。

顿觉周边被点亮了一样,德械营、教导团的部署尽在眼中。

一支鬼子小队的踪迹,也显露在11公里位置。

这次是因为兵力增加的缘故?

李峰很快想明白了其中的关键所在,兵力突破一千人,已经达到团的规模了。即时战略视野变更为10公里。

又因为击毙了两名少佐军官,额外增加500米X2的视野范围,最终是11公里,以德械营主力为核心。

地图半径增加一倍,整个地图视野范围可是按平方增加的,相较于之前,天亮了。

此时此刻,李峰只有一个想法。

抓紧转移到山区作战,它目前的能力最适合山区复杂地形,进行游击、穿插、渗透。

如果在平原进行阵地防守作战,鬼子机动性高,重炮射程超过米,又有飞机掩护,有没有即时战略视角的意义并不大。

即便能发现敌军炮兵部署,没有足够的炮兵团对轰,也难改变战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