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群众的士气反而高涨,打赢了日军,青壮踊跃参军,愿意加入独立团。
也有主动捐献钱财,犒劳士兵,为抗战出一份力。
军民能够一心对外,比什么都重要。
独立团胜鬼子旅团,灭王英的大汉义军,无形中为李峰打了一份强有力的广告,让附近的活跃的伪军全都知道了他的厉害。
不少平民自发的传播,为独立团造势,好让伪军别太嚣张,容易遭天打雷劈。
平鲁、朔州一线的平原山区顺势纳入独立团的驻防范围。
简单休整两天之后,李峰没给日军太多的准备机会,安排骑兵营、德械营主力向铁路沿线的小据点出击。
打击铁路线、公路线上的日伪军,肃清朔州周边的小股兵力。
只要不是大队级别的兵力,只要没有火炮防守,都不是骑兵营的对手。
接下来一段时间,以小规模战斗居多,日伪军兵力收缩,退出独立团的进攻范围。
扫荡也在半个月内接近了尾声,此种扫荡办法治标不治本。
供应三个旅团作战,所需的物资源源不断的送到山区,对物资的消耗也大。
为了给此次扫荡做一个结尾,第四旅团猛攻,占领了平安县城,独立混成第三旅团,也占领了两座县城。
安排中队级兵力防守,其余主力纷纷撤回。
晋西北之局面,渡过了短暂的动荡之后,迅速的恢复平静。
大家在扫荡中各有损失,日军有日军的损失,丁伟、楚云飞、李峰等也有自身的损失。
老兵阵亡、受伤,新兵待训。
战争便是如此,打一波,消耗一波,恢复一波。
如野草一样,沉寂一段时间,再突然的猛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