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省六部这个制度,很明显可以更加高效的使政令传达、政策实施。
其特点也体现在组织严密,权力制衡?、?高效决策和执行?以及强大的适应性和稳定性。
官员品级的出现,也比汉代以俸禄区分更加清晰。
“怎么样?”
黄殊看着手持章程的田丰、沮授二人,询问道。
“清晰明了,且职位职责更加直观。”
“不过问题是,以黄巾军现有的人才,难以填充这么大的框架。”
“倒是可以先进行试运,从而在不断地尝试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沮授放下手中的丝帛,神色严肃的说道。
虽然仅仅看了半个时辰,但已足够让他清晰直观的感受到这个制度与现有制度的不同。
当然,更多的问题需要实践来发掘。
“好,那就按照这个制度来进行运转。”
“人才不够,那就先设尚书省,其余两省先搁置。”
“沮授暂为尚书令。”
黄殊点了点头,当即吩咐道。
“臣,遵旨。”
二人立刻拱手,同时一阵心潮澎湃。
按照这份制度,尚书令便是相当于丞相的职权。
虽说在其他两省成立后,这份职权会被分割,但那也是宰相啊。
“这一份,是各部尚书的人选。”
黄殊拿出另一份早已拟定好的名单,递给二人。
“兵部...其实,师父,我觉得无论是徐荣师兄还是张合师兄,其能力都远胜张宝师兄...”
田丰直言不讳的说道。
“元皓,以后说话要注意分寸,小心走夜路被人打死。”
一旁的沮授无奈的摇了摇头。
这句话,就很田丰。
这个人的情商并不高,典型的有什么就说什么。
但如今黄殊接过黄巾军大权,若是一点都不顾及其他人的感受是不可能的。
“我...你们定。”
田丰耸了耸肩,也知道很多事不能以能力一概而论,但他就是管不住自己的嘴。
“手套和毛靴怎么样了?”
黄殊笑了笑,然后询问道。
“由于时间紧急,军中目前仅有三万余副。”
田丰拱了拱手,回答道。
人多,给钱,没什么事是摆不平的。
黄巾军占领冀州的一年多以来,冀州百姓早已过了恐慌时期。
这件事黄巾军的及时整改,当没了那么多背离初衷的烂事后,黄巾军还是颇得民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