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抵达江阴

世界不同,但地理格局也大差不差,都有大江大河。

这个世界的神州也是河流文化,能孕育出这样的文明,大江大河是必不可少的。

而江南地界的郡县命名,多和江河有关。

这里还没出江南地界,也算是李云熟悉的行医范围。

马车驶入了县城,马车上的虎撑摇晃,发出了清脆的响声。

这声音传得很远,听到声音的人循声望去,却见那虎撑是挂在马车边上的。

一时间,懂规矩的人都有些面面相觑。

这……挂马车上是什么意思?

一般来说,游方郎中都是很穷的,能有一头驴子代步都算是不错了,何况是马,更别说是马车了。

这豪华的马车,就好比是这个时代的迈巴赫,一个江湖郎中怎么开得起?

一般也只有坐镇一方的名医才能有这种实力。

而这种名医,哪里还需要到处跑?

因此,李云的马车也受到了许多人的关注。

“我们先去寻一个落脚点,然后在这里逗留几天。”

“我们不去客栈吗?”

“客栈就不去了,去吃大户。我在这边也还是有点人脉的。”

白婉君:“……”

感觉李云的人脉有点太广了。

他们的目的地,正是江宁郡城最大的药堂,宝仁堂。

医药一般是不分家的,宝仁堂的黄岐,年过花甲,也是江宁最有名的大夫了。

此时,这位黄大夫,却是在面对一个患者,束手无策。

患者是一个男童,约莫七岁,患者家属诉:小孩常夜里失眠,惊悸,哭泣,到白天才能睡着。

找了很多郎中吃药也没用,找了附近的道观寺庙看过了,也没发现问题。

最后还是只能来求医,求到了黄岐这里。

黄岐看完,也觉得很是头疼。

中医有云,望闻问切。

其中,诊脉被放在最后,自然是有理由的。

望,看气色。

闻,听声息。

问,问症状。

切,断脉搏。

前面三个,才是判断患者情况的重要依据,切脉只是做最后的辅助确认。

而最难治的就是小孩子,因为他们不懂表达,而问这个环节,其实是非常重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