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侗赶忙说道:“蔡兄,我先给你介绍下我的几名兄弟。”然后将蔡仍向大家一一介绍了一番,而后众人纷纷落座。周侗又简单地向蔡仍讲述了一下事情的经过,蔡仍不禁感慨道:“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这般奇妙的缘分,以前我只在书中见过,你二人这可真是千古奇缘啊。”众人听后,也纷纷点头赞叹,那赞叹声此起彼伏。这赞叹声却让蔡瑛儿羞得满脸通红,低下头,默默不语,那娇羞的模样犹如春日盛开的花朵般动人。
众人一同畅快地用罢酒肉,蔡仍便吩咐一家丁看着店主夫妇,又命另一家丁先去报官,然后再向明老太君报平安。柴皇城、王伯年、种师道、闻焕章四人起身拜别,周侗写了一封信,交给种师道,让带给自己的母亲。随后,这四人便朝着京城方向疾驰而去,马蹄声在大地上回荡,渐渐消失在远方。
周侗、蔡仍、蔡瑛儿三人骑上马,也是快马急行。第二日便顺利抵达了邺州城,回到了蔡家那熟悉的老宅。老管家迎了出来,蔡仍吩咐道:“这位是咱们蔡家的恩公,他给恩公安排住在西院的客房,好好的服侍着。”老管家应声后,命人安排周侗住下。
又过了两日,明老太君、蔡卞回到了老宅。众人相见,那场面真是无比喜悦。
周侗一一上前拜见,明老太君欣慰地说道:“如今大家都平安无事,又能相聚在一起,这就再好不过了。恩公啊,你就安心在府中住下,改日咱们再在邺州为你谋个合适的营生。”
周侗点头应允,自此便在蔡府住了下来。
邺州的严知府乃是蔡卞的门生,蔡仍特意去拜会了他。严知府听闻蔡卞回到了邺州,第二日便亲自前来拜见。
明老太君担心蔡卞不方便与知府提及石侗营生之事,便来到前庭接见了知府。明老太君将路上遭遇强盗,石侗英勇相救,以及如今石侗闲着无事等情况一一诉说。
这严知府一听,心中便明白了几分,说道:“老太君,恩公在府上闲着,终究不是长久之计啊。前日张太守还提及缺一名提辖,只是不知恩公是否合适?”
明老太君听后,高兴地说道:“有劳严大人费心了,这份恩情老身定当铭记在心。”
次日,便有差官前来寻周侗。自此,周侗便在邺州做起了提辖官。每次公干回府后,他还会在蔡府中练练武艺,悉心教导瑛儿刀法。蔡家众人此时也不再拘泥于那些繁文缛节,任由他们二人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