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诗词邂逅笔墨流芳

旁边那位十八九岁的大姑娘也在一旁附和道:“是呀,清照姐姐,你可千万别推辞呀。以你的才学,必定能留下一首绝妙的诗词。”

那位二十多岁的少妇人脸上浮现出一抹温婉的微笑,说道:“姨母、华妹,既然如此盛情相邀,那我就恭敬不如从命了。”说罢,她袅袅起身,身姿轻盈如燕,款步来到墙边。她伸出纤细的玉手,轻轻拿起毛笔,略作思索后,便在墙上挥毫书写起来。她的笔触轻盈而流畅。

旁边一位二十多岁的书生专注地看着她书写,边轻声吟诵道:“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风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吟罢,他不禁赞道:“好词,真是绝妙好词!这词将女子的孤独、哀愁描绘得淋漓尽致,怕是这面墙上又要留下一首不会被刷去的经典好词了。”说罢,那一桌人皆发出爽朗的哈哈大笑声。

那店小二一边不住地夸赞词写得好,一边笑容满面地来到周侗这桌,笑着说道:“几位客官,您看那桌客人写得多好。不仅才情出众,而且书法也是别具一格。不知您这桌哪位客官也来题首诗,让小店蓬荜生辉,也留下一段佳话呢?”

经此一问,周侗这一桌的人顿时觉得若不题诗,似乎在这酒楼之中有失颜面。众人相互对视一眼。宗泽率先起身,脸上带着自信的微笑,说道:“那我就献丑了。”说罢,他从容地走到墙边,提笔蘸墨,略作思忖后,便挥毫写下几句。

白花蛇杨春在一旁一边看着,一边高声念道:“都人士女各纷华,列肆飞楼事事嘉,政恐皇城无此致,万家流水一城花。”其实杨春并未真正领会这首诗的深刻意境,但为了撑场面,还是大声喊道:“好诗、好诗!”那声音在酒楼中显得格外响亮。

此刻,那桌的红衣老妇人再度开口说道:“明诚在诗词方面造诣非凡,若能与佳人琴瑟和鸣,相互切磋诗词,必能成就一段流芳千古的佳话。”

只见一位书生起身,脸上带着恭敬的神情,说道:“姨母,我的诗词不及清照万分之一,那明诚便献丑了。”说罢,他款步走到墙边,动作优雅而沉稳。提笔书写起来,待书写完毕后,他轻轻放下手中之笔。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就在这时,那位年方十八九岁的妙龄女子轻启朱唇,吟唱道:“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她的声音清脆悦耳,如同山间清泉流淌,将这首词的韵味展现得淋漓尽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