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疯狂的宣发策略

2001传媒教父 苍山月 2845 字 15天前

可你换成辽省广电试试?这边的审查部门都快闲出鸟来了!

啥流程不能简化?

再说了....知名大导演啊!

发出去十二个许可证啊......

这都是成绩!

报到广电总署,12个许可证给不给那不是陆鸣泽要操心的事儿!那是辽省广电需要去争取的问题!

我们好不容易来了个大项目,咋地?还要阻止下属单位进步是咋地?

依这个年代的风气和实际情况,辽省广电的一把手都得冲到总署去评评理。

“评啥不给过?我们一部戏就两集怎么了!?拍十一部续集不行吗!?”

“哪个文件规定不许这么拍?”

.....

“什么?影响不好?加大工作负担?”

“我们辽省敢于挑担子!不怕负担啊!”

楚安这边解释完,大家面面相觑,心说这也行?

他们哪知道,另一个时空的同行们,为了拍点戏啊,搞的跟柯南、福尔摩斯似的!

玩的比这还花花呢!想尽办法找政策空白。利用地域审批诧异。

对于楚安这个被后世磨砺出来的行业老混子来说,2001年......不要太幸福好吧?

此时,陆导脑子还是有点转不过来,智商又回归了日常水平。

茫然四顾,“这能行吗?”

其它人倒是皱着眉头,想的比陆导透彻一些,也许......还真能行得通!

“怕就怕,广电那边表面上给咱们过了,但暗地里不高兴.....到时宣发又成了问题!”

这种事不是没有过,广电从多方考量给发了许可证,但是...没人敢买来播!

冀英来道,“央视也好,地方卫视也罢,那可都是广电手下的兵。人家一句话的事儿!”

结果楚安把手一摊!“你这话说的好像广电给许可证,也让播,这剧你就卖得出去似的。”

“醒醒吧各位!”楚安声音很大,近乎呵斥,“之前李春华的话不记得了吗?天都宁可把明年的新剧底价兜售,也要杀鸡儆猴。让各大卫视不买你咱们的片子。”

“所以不管怎么说,这片子咱们都难卖!”

众人,“.....”

让楚安这么一提醒.....

怎么步步都是坎儿啊!

冀英来抓狂,“哦操!要不散伙得了!我心理压力有点大!”

这破剧组就特么没消停过!一难又一难的,比西天取经还特么艰苦!

对此,楚安倒是笑了,“别急嘛,这不都到宣发这一步了吗?同志们已经到狮驼岭小西天啦!大雷音寺就在眼前!”

众人哈哈一笑,气氛缓解不少。

只是,依旧没有头绪,天都下这么大的血本,他们一个小剧组,怎么破局!

冀英来彻底失去了脾气,“楚十块!你要是有办法,就赶紧说吧!”

只见楚安眼神逐渐亮了起来!刚刚那种近乎癫狂的表情再次爬上双眸!

是的...

随拍随播,还不至于让楚安出现这样的表情。说白了,就算广电这搞不定,他还有别的办法。大不了老子去港澳台注册拍摄,走引进剧集杀个回马枪!

这个时间节点,正是港岛影视低迷,内地试图反补的时期。依旧有空子可钻。

而接下来配合随拍随播的宣发策略,才是让他这般兴奋的根源,因为.....

他要干的事儿,在另一个时空,领先20多年的情况下,也是没有人干过的!

他要开一条新路,一条谁也没走过的路!

风险极大,但收益嘛.....

能吓死这个时代!

“这部剧.....我就没打算上星!在天都围剿的情况下,也不可能靠卫视首播,收回成本。”

之前说过,在2001年这个时间节点,有能力买首播权的卫视台屈指可数。

天都只要把少数的几家电视台控制住,让他们不买《最好的我们》,那其它电视台就算想买,也出不上高价。

也就是说,就算克服了所有困难,把片子拍出来,也注定是赔钱货。

.....

宁远电视台,台长办公室。

台长杜正林,对面前坐着的女人很是客气。

无它,人家是陆导剧组的外联主任,自打陆导来宁远拍戏以来,与当地政府对接,寻找外景等等事务,就都是这位张军梅在负责。

期间,宁远台因为专业对口的缘故,也没少给张军梅提供便利,二人也算是熟悉了。

“张主任,今天怎么有空到我们这个小庙来了?”

杜正林一边给张军梅泡茶,一边笑脸相迎,“有什么困难,您尽管提!我们尽最大努力帮忙。”

张军梅一笑,“老杜,都是老朋友,就不和你绕弯子了。今天可不是给你添麻烦来的,今天是有件好事儿找你!”

杜正林一听就乐了,“好事儿,那我可得好好听听,啥好事儿!”

只见张军梅从包里掏出一份合同,“你先看看这个....”

杜正林不急,先把瓷推到张军梅面前,示意她喝茶,这才坐回办公桌后头,带上老花镜,抬眼一看封皮.....

“《影视剧播出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