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曾因此事向赵琳求教,赵琳也解答了他,故而,赵琳上门请他时,他虽然不理解,但还是应邀登门了。
他来到侯府也没别的事,毕竟赵琳没病,只是为了让别人以为她病了,真真假假做的戏而已。
高门大户里都有个府医,再不济还能请太医,哪就用到外面的大夫了。
大夫姓管,知道赵琳的用意后,就商量说,每日他自己来,不用去请,他瞅个方便的时间,以不耽误自己出诊治病为佳,再到来侯府走一趟。
赵琳同意了,于是,管大夫每日来侯府,也不往赵琳所在的后院去,而是直接去找刘府医探讨医术。
有时也会和刘府医一起去长青院,观摩学习一下叶承颐的病症,顺便精进一下自己的医术。
再就是走的时候,从刘府医的库房里顺走几味珍贵的药材。
美其名曰:出诊费。
刘府医也不管,他哪有什么库房,那都是赵琳的东西,是赵琳为了给孩子治病,从各处搜罗来的。
赵琳还有好几个药庄,庄上种着数不清的药材,也不知移植、培养这些药材,要耗费多少心力。
叶承颐和叶宁安,还有叶承喆他们三个的身体略有好转时,赵琳就用多余的药材开了一间药馆,连同府上保存药材的库房,都一并交给了刘府医看顾和打理。
但很少有人知道这件事,因为赵琳把它建在了离权贵们稍远的地方,每月初一十五,还勒令刘府医过去义诊,药材也从侯府这里拿,算是给孩子积德。
是以,刘府医对同为坐诊大夫的管大夫,也有所了解,称得上是个仁医。
而且,能被赵琳看上眼的人,怎么也不能是个人品有问题的。
所以,刘府医很放心的让管大夫拿药,反正赵琳那药庄子上还多的是,管大夫拿去多救一个人,也可以算他积福。
就这样,管大夫在刘府医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和大方的馈赠下,拿了不少东西回他那个小破医馆。
常言道:吃人嘴短,拿人手软。
管大夫从赵琳这里拿了不少东西,自然也就十分手软的帮着赵琳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