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齐虽然没有不许父子同朝为官的规定,但父子三人都在朝中尽力的话,陛下也不可能会全部重用,以防一家独大,肯定是要打压一二的。”
“儿子不想待在翰林院,终日无所事事,所以不想走科举一道。”
叶承珲抬头看了一眼赵琳,接着说:“但母亲身体不好,人生最恨,不过是子欲孝,而亲不待,儿子想挂个闲职,陪在母亲身边尽孝,也无不可。”
“只是成亲一事,儿子暂时还没有想过,还请父亲母亲,推迟再议。”
叶承瑄举手道:“我也是。”
叶西洲却说:“你母亲辛苦,自有我照顾,无需你自断前程,大齐有非科举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的规矩。”
“你若想走文臣一路,科举入仕是最快的办法,否则你最高也只能做到尚书,再往上,你的出身便要受到限制。”
“不要说凡事都有例外,凡事没有那么多的例外,按部就班未必没有好处。”
“你若担心被圣上打压,我便求你外放,京城之外,天大地大,并无多少限制,你有多少抱负,尽可一展宏图,不必以你母亲之名,委曲求全。”
叶承珲颔首称是。
“父亲教训的是,一切听凭父亲母亲安排。”
叶西洲便不再理会叶承珲,转头去问叶承瑄说:“你呢?”
叶承瑄左右看了看说:“我听父亲母亲的。”
叶西洲又看了看叶欣,叶欣赶忙说:“我也听父亲母亲的。”
敲定了三个孩子的心意,叶西洲又去看赵琳,赵琳站在一旁,梗着脖子说:“我拒绝。”
叶西洲问:“为何?”
赵琳反问:“形势有这么严峻吗?”
叶承珲的敏感度最高,立刻就看向叶西洲。
叶承瑄虽然有些不明白,他成婚的事怎么就和上京形势扯上关系了,但自幼的见识和教养,也让他立刻看向了叶西洲。
叶欣有些懵懵懂懂,在几人严肃的气氛下,安静听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