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锦衣卫390

第三卷:黑幕惊心

第一章:暗巷迷踪

扬州城的秋雨淅淅沥沥,打在瘦西湖的湖面上泛起涟漪。许昭站在千鲤巷斑驳的青石板路上,望着眼前破败的戏楼。飞檐上的脊兽早已残缺不全,褪色的朱漆剥落,露出底下腐朽的木骨,仿佛在诉说着昔日的繁华。

"大人,老盐卒临终前用血写的字...确实是指向这里。"林晚撑着油纸伞,声音压得很低。她怀里揣着那封染血的密信,字迹早已晕染,但"戏台藻井"四个字依然清晰可辨。

许昭仰头望去,戏楼的藻井呈八卦状,层层叠叠的木雕精巧繁复,即便历经岁月侵蚀,仍能看出当年工匠的精湛技艺。他握紧手中的佩剑,对身后的侍卫们使了个眼色:"守住四周,任何人不得靠近。"

推开吱呀作响的木门,灰尘扑面而来。戏楼内一片狼藉,坍塌的梁柱横七竖八,蛛网在残破的戏台上方交织成网。许昭举着火把,仔细查看藻井的每一处细节。突然,他的目光停留在东南角的一条鲤鱼浮雕上——与其他鲤鱼不同,这条鲤鱼的鳞片排列略显杂乱。

"林晚,你看。"许昭示意她过来。林晚凑近观察,发现鲤鱼左眼处有一道细微的划痕,像是刻意留下的记号。她伸手轻轻触碰鳞片,忽然感觉到某片鳞片微微凹陷。

"大人,这鳞片可以转动!"林晚惊喜地说道。许昭立刻上前,按照某种规律依次转动鳞片。随着"咔嗒"一声轻响,藻井中央的木板缓缓打开,露出一个黑黝黝的洞口。一股潮湿的霉味裹挟着咸涩的盐气扑面而来,让人忍不住皱眉。

"小心有毒。"许昭掏出一块手帕捂住口鼻,将火把伸进去照亮。只见一条石阶蜿蜒而下,石壁上每隔一段距离就嵌着一盏青铜灯,只是灯油早已干涸。

两人顺着石阶小心翼翼地往下走。林晚掏出随身带着的化学试剂,涂抹在墙壁上。片刻后,原本光洁的石壁上显现出暗红色的字迹:"嘉靖二十三年,首批私盐由此入漕"。

"果然是周家先祖留下的密道。"许昭低声说道。他想起之前查获的账本,上面记载着周家从明代开始就利用这条密道走私私盐。

继续往前走,密道愈发宽敞。突然,林晚抓住许昭的胳膊:"大人,有机关!"只见前方地面上隐约有一道细线,连接着两侧墙壁。许昭掏出匕首,远远地掷向细线。只听"嗖"的一声,几支弩箭破空而出,钉在石壁上。

"好险。"林晚松了口气。两人更加谨慎,仔细观察每一处可疑的地方。转过一个弯,眼前出现了一道巨大的汞合金闸门,在火把的照耀下泛着冷光。闸门上雕刻着两条栩栩如生的鲤鱼,鱼头相对,嘴里含着一颗夜明珠。

"看来机关应该就在这两条鲤鱼上。"许昭盯着鲤鱼浮雕,陷入沉思。他回想起老盐卒密信上的最后一句话:"双鱼衔珠,逆鳞而开"。难道是要逆向转动鲤鱼的鳞片?

怀着忐忑的心情,许昭伸手转动右侧鲤鱼的鳞片。随着鳞片的转动,闸门发出"轰隆隆"的响声,缓缓升起。一股阴冷的风从里面吹出,夹杂着浓重的铁锈味。

闸门完全升起后,眼前的景象让两人倒吸一口冷气。密道内整齐地摆放着成箱的私盐,箱子上印着"千鲤巷"的标记。更令人震惊的是,角落里堆放着用油布包裹的火器,火铳、火炮应有尽有。

"这些火器...足够装备一支军队了。"林晚声音颤抖。许昭面色凝重,他终于明白周世昌为何千方百计想要掩盖千鲤巷的秘密。这些私盐和军火,不仅是周家几百年走私的证据,更是周世昌妄图颠覆政权的铁证。

"立刻派人封锁这里,将证据全部带回。"许昭对赶来的侍卫下令。他望着密道深处,那里还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秘密?这场与周世昌的较量,看来远没有结束。而这条尘封百年的密道,终于在这一刻,揭开了它神秘的面纱,也将一个惊天阴谋展现在世人面前。

潮湿的火把在密道中明明灭灭,许昭的影子被拉得扭曲变形,投在斑驳的石壁上。林晚举着放大镜凑近岩壁,忽然倒抽一口冷气:"大人,这些不是普通的刻痕!"她指尖拂过凹凸不平的朱砂字迹,暗红色粉末簌簌而落,在冷光下泛着诡异的光泽。

许昭蹲下身,火光照亮石壁上密密麻麻的名字。最顶端的字迹已被岁月侵蚀得模糊不清,唯有"嘉靖二十三年"几个字还依稀可辨。往下看去,万历、崇祯、康熙、乾隆......不同朝代的年号如一条暗河,串联起四百年的时光。每个年号下方,都排列着数十个名字,像是某个见不得光的家族族谱。

"周氏鼎。"林晚突然指着一处刻痕,声音发颤,"这是周世昌祖父的名字!"许昭的瞳孔骤然收缩——在民国二十五年的年号下,"周氏鼎"三个大字赫然在列,旁边还用朱砂描着龙形纹样。更令人心惊的是,名字右侧刻着八个苍劲大字:"以戏隐行,以盐谋国"。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原来如此。"许昭缓缓起身,手抚过冰凉的岩壁,"千鲤巷戏楼不是偶然,周家世代用戏台作掩护,通过密道走私私盐。'以盐谋国'......他们的野心,从百年前就种下了。"他想起周世昌被捕前癫狂的大笑,终于明白那句"三百年的秘密"背后,竟是如此庞大的阴谋。

林晚掏出笔记本,快速记录着墙上的信息。突然,她的笔停在某个名字上:"许大人,您看这个——崇祯十五年,许清岩。"许昭心头一震,这个名字太熟悉了——那是他的七世祖,史书记载中"因弹劾盐政贪污遇害"的监察御史。

岩壁上,许清岩的名字旁刻着几行小字:"欲揭千鲤巷之秘,卒于暴病。"字迹边缘有明显的刮擦痕迹,像是被人刻意修改过。许昭的手指微微颤抖,原来先祖之死并非意外,而是触碰到了周家的逆鳞。

密道深处传来滴水声,混着远处侍卫搬运证据的脚步声,在空旷的空间里回荡。许昭继续往前走去,发现越靠近现代,刻字越工整,朱砂也越鲜艳。在周世昌父亲的名字下方,甚至还留着半枚带血的指纹。

"这些朱砂里掺了汞。"林晚用镊子取下粉末样本,"既能防腐,又能让字迹永不褪色。周家历代盐枭,是把自己的名字刻进了历史里。"她的目光扫过满墙朱痕,突然指着某处惊呼:"大人,这里有幅地图!"

火把凑近,岩壁上浮现出一幅用金粉绘制的地图。长江蜿蜒如带,千鲤巷被标成醒目的红点,辐射状的线条连接着扬州、南京、上海......甚至延伸到海外。每个节点旁都标注着数字,最小的是"百石盐",最大的赫然写着"千挺火铳"。

"这是周家的走私网络。"许昭的声音冷得像冰,"从明代到现在,他们用私盐换取军火、收买官员,'以盐谋国'从来不是空话。"他想起周世昌办公室里那幅明代盐引复刻件,此刻终于明白"复祖业,掌盐权"的真正含义——所谓祖业,从来就不是正当的盐商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