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分册·水龙翻身
1. 地鸣预警
第一卷:震波谜云
第一章:地动惊魂
深秋的夜,寒气沁骨。太湖沿岸的村庄沉浸在寂静中,唯有零星灯火在风中摇曳。突然,大地剧烈震颤,仿佛有巨兽在地下苏醒。沉睡的村民被摇晃惊醒,房屋瓦片“噼里啪啦”坠落,牲口受惊嘶鸣,整个村庄陷入混乱。紧接着,太湖湖面掀起反常巨浪,浪头足有数丈高,拍打着岸边,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
林宇是朝廷钦天监新晋的地动监测使,自幼痴迷于古代机关术,尤其对张衡地动仪的原理研究颇深。他在前人的基础上改良出了更精密的监测仪器,能更敏锐地感知大地的异动。深夜,急促的马蹄声打破了钦天监的宁静,一名信使火急火燎地递上密函:“太湖沿岸突发异象,大人速往!”
林宇不敢耽搁,立即命人将改良版张衡地动仪装车。这台仪器周身布满精美的纹饰,八条龙首栩栩如生,龙口分别衔着一颗铜丸,下方对应着八只蟾蜍。与古版不同的是,它新增了精密的指针系统,能更准确地判断异动方位。
当林宇一行人抵达太湖边时,岸边早已乱作一团。村民们惊慌失措地聚集在一起,眼神中满是恐惧。林宇顾不上安抚众人,立刻指挥助手将地动仪安置在空旷处。
随着“咔嗒”几声脆响,令人震惊的一幕出现了:地动仪的八条龙首同时吐出铜丸,“当啷”一声落入蟾蜍口中。围观的村民发出阵阵惊呼,他们从未见过如此奇异的景象。而更令人心惊的是,地动仪的指针开始疯狂摆动,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驱使,最终缓缓定格在正南方,直指深不可测的湖底。
林宇眉头紧锁,神色凝重。按照常理,地动仪的龙首不会同时吐丸,除非是极为罕见的剧烈异动。而此刻所有龙首同时反应,且指针指向湖底,意味着太湖之下,或许隐藏着足以颠覆一切的危机。他望向翻滚的湖面,黑暗中,巨浪仍在不断涌起,仿佛有什么庞然大物正在湖底蠢蠢欲动。
“大人,这...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一名助手颤抖着声音问道。
林宇没有立刻回答,他蹲下身子,仔细观察地动仪的各项数据,脑海中飞速思索着各种可能性。是湖底地质变动?还是另有隐情?他想起古籍中曾记载,太湖之下镇压着上古妖兽,虽被认为是无稽之谈,但此刻的异象,却不由得让人心中发怵。
“立刻将此事上报朝廷,同时组织人手,对太湖周边进行严密巡查。”林宇站起身,目光坚定,“无论湖底隐藏着什么,我们都必须弄清楚真相,守护好沿岸百姓。”
夜色渐深,寒意更浓。林宇站在太湖边,望着汹涌的湖水,心中暗自下定决心。一场未知的挑战即将来临,而他,将带着改良的地动仪,探寻这异象背后的秘密,哪怕前方是惊涛骇浪,是未知的凶险,也绝不退缩半步。
林宇盯着地动仪疯狂摆动的指针,耳畔是村民们此起彼伏的惊呼声。就在这时,一道身影拨开人群匆匆赶来——正是擅长机关器械与化学鉴别的苏瑶。她手持特制的放大镜,蹲下身仔细观察岸边断裂的岩石。夜色中,岩石断面泛着诡异的幽光,裂缝深处隐约可见星星点点的黑色痕迹。
“这震动不对劲。”苏瑶直起身,从袖中取出一个青铜罗盘,“自然地震的震动波呈环形扩散,但方才地动仪八条龙首同时响应,说明能量源更像……有规律的脉冲。”她指向罗盘上不停颤动的磁针,“就像有人在湖底定点引爆,通过水体传递震动。”
林宇心头一紧。若真是人为制造震动,那太湖沿岸百姓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他立即吩咐助手取来记录震动频率的竹简,与以往地震数据对比。火光映照下,竹简上的波纹曲线果然与自然地震截然不同:每隔半柱香时间,便出现一道尖锐的峰值,如同心脏跳动般规律。
“苏姑娘,您看这是什么?”一名盐卫举着火把凑过来。苏瑶顺着光束望去,只见断裂的岩石缝隙中,附着一层极细的黑色粉末。她迅速掏出银质探针,小心翼翼地刮取样本,放入随身的琉璃瓶中。“回营地检测,这很可能是……”话未说完,远处湖面突然炸开一团水花,浪头裹挟着焦糊气息扑面而来。
回到临时搭建的营地,苏瑶架起青铜蒸馏器,将黑色粉末倒入其中。随着炉火升温,蒸馏器中升起缕缕青烟,空气中弥漫出刺鼻的硫磺味。“果然是火药。”她盯着冷凝管中析出的淡黄色晶体,神色凝重,“硝石、硫磺与木炭的配比接近军用火药,普通人绝难调配。”
林宇握紧拳头,脑海中闪过两淮盐矿的经历——那些被篡改的盐晶封印、神秘的蟒袍官员,莫非这场太湖异动也与朝堂暗流有关?他铺开地图,在太湖位置重重画下标记:“正南方向是湖心岛,传说那里曾是前朝水师的秘密据点。若有人在湖底埋藏火药,目标或许就是……”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岛上的镇水神鼎。”苏瑶接口道。她翻开一本泛黄的古籍,烛火映照下,书页上的文字触目惊心:“相传大禹治水时铸九尊神鼎,其中一尊镇压太湖妖兽,若鼎身受损,湖水倒灌可淹没三州之地。”她指向插图中鼎身的龙纹,与两淮盐矿玉佩上的纹路竟有几分相似。
突然,营地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一名盐卫浑身湿透,跌跌撞撞闯进来:“大人!湖面漂来……漂来碎木!”众人冲出营帐,只见月光下,湖面漂浮着大量焦黑的木板,边缘还残留着灼烧痕迹。林宇拾起一块碎片,发现背面刻着半枚蟒纹印记——与他在京城幻象中看到的蟒袍纹饰如出一辙。
“立刻传信朝廷,封锁太湖周边水路。”林宇将碎片揣入怀中,“苏姑娘,我们需要更精确的探测。能否改良地动仪,让它穿透湖水,定位火药埋藏点?”苏瑶点头,眼中闪过光芒:“可在仪器底部加装声呐铜鼓,利用声波反射原理……但需要时间。”
远处传来沉闷的轰鸣,湖面再次掀起巨浪。林宇望着翻滚的乌云,握紧腰间的龙头棍。从盐矿到太湖,阴谋的脉络逐渐清晰,而他们即将面对的,或许是足以颠覆朝廷的惊天阴谋。
太湖沿岸的茶馆里,蒸腾的水汽混着人声喧闹。一位白发老者敲着竹板,绘声绘色地讲述:"子时三刻,湖面突然红光冲天!老辈人说过,蛟龙每百年醒一次,尾巴扫过之处,山崩水啸......"周围茶客屏息凝神,有人悄悄往杯中撒入驱邪的艾草。与此同时,京城官衙贴出的告示在风中哗哗作响,墨迹未干的"地质构造运动"几字,在百姓窃窃私语中显得苍白无力。
林宇站在临时搭建的观测台上,将卫星绘制的帛图铺展在案。月光透过云层洒下,帛图上青黑色的阴影格外刺眼——在震中区域,湖底赫然分布着规整的方形、菱形图案,边缘笔直如刀削,与周边蜿蜒的河床形成诡异反差。他用朱砂笔圈出阴影轮廓,突然发现这些几何图形竟组成类似卦象的阵列。
"大人,村民又闹事了。"一名衙役匆匆赶来,"他们堵在村口,非要供奉三牲祭蛟龙,说官府瞒报天机......"话音未落,远处传来铜锣声,数十名村民举着火把,抬着猪羊祭品朝湖边涌来。人群中有人高喊:"让钦天监的人出来!测不出蛟龙动向,要你们何用?"
苏瑶抱着一摞检测竹简快步走来,神色凝重:"火药残留样本分析完毕,其中含有西域特有的焰硝,绝非寻常作坊能调配。更蹊跷的是......"她展开一张染着硫磺痕迹的宣纸,"这些黑色粉末里,混着与两淮盐矿汞合金相同的成分。"
林宇的手指重重按在帛图的阴影处,龙纹玉佩与龙头棍在袖中微微发烫。他想起矿洞岩壁上的神秘图腾,此刻与湖底几何图形竟有几分相似。难道从盐矿到太湖,所有异象都指向同一股神秘势力?
正当此时,湖面突然传来沉闷的轰鸣,比前几日更加清晰。人群发出惊恐的尖叫,祭品被掀翻在地,火把坠入湖中,瞬间熄灭。林宇抬头望去,只见湖心岛方向泛起幽蓝的光,水波如同被无形巨手搅动,形成巨大的漩涡。
"快!启动声呐铜鼓!"苏瑶大喊。几名工匠迅速转动机关,改良后的地动仪底部伸出青铜喇叭,声波穿透水面。随着齿轮转动,仪器侧面的竹简开始自动书写,密密麻麻的波纹曲线逐渐显现。林宇凑近查看,瞳孔骤然收缩——声波反馈的图形,竟与卫星帛图上的阴影完美重合。
"不是地质运动,也不是蛟龙作祟。"林宇攥紧帛图,"有人在湖底建造了某种......机关阵列。"他望向骚动的人群,突然意识到,舆论的混乱或许正是幕后黑手想要的效果。当百姓陷入"蛟龙传说"的恐慌,当官府用"地质构造"草草结案,真正的阴谋便在迷雾中悄然推进。
苏瑶若有所思地说:"村民传言虽荒诞,但蛟龙之说自古与镇水神器相连。或许湖底的几何图形,与传说中的镇水神鼎......"她的话被突然响起的马蹄声打断。一名信使飞驰而来,手中密函火漆印着"急报"二字。
林宇撕开信封,脸色瞬间变得惨白。信中写道:京城钦天监收到匿名举报,称太湖异象系林宇等人"妖言惑众,私造邪器"。更致命的是,朝廷已派御史台专员前来彻查,不日便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