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无涯盘膝坐在雷火堂残存的玄武岩上,地脉余温透过粗布衣料渗入尾闾穴。玉虚道长的冰魄剑悬于头顶三寸,剑气凝成的霜花正顺着督脉要穴徐徐下坠。
"气归丹田,神守太虚。"慧觉大师的狮子吼震得铜柱残片嗡嗡作响,"青城心法第三重'松涛入海',需以任脉为舟,带脉为桨。"
凌无涯闭目内视,发现昨日呕出的血卦竟在气海穴凝成实质。冰魄剑气触及卦象的刹那,足少阴肾经突然涌起寒流——正是沉江铜像积蓄二十载的水之精魄!
"转!"玉虚道长剑指突变,霜花在命门穴炸成雾凇。凌无涯痛哼一声,手少阳三焦经的地火炎气倒卷而上,与肾经寒流在膻中穴相撞。唐门老者突然掷出三粒赤砂,精准嵌入气户、神藏、灵墟三穴。
剧痛中,血卦竟开始缓缓旋转。凌无涯忽觉耳畔响起锁链破浪声,当年王贲雕刻在截江链上的导气口诀逐字浮现。他咬破舌尖,以血为墨在岩面疾书,字迹遇地火竟燃起青焰。
"离火入坎水..."慧觉大师禅杖顿地,"这是先天八卦的炼气法门!"
凌无涯双掌按向燃烧的字迹,青焰顺劳宫穴涌入。任督二脉间突然架起气桥,沉滞多年的带脉豁然贯通。玉虚道长见状,冰魄剑引动巫山晨雾,在凌无涯周身结出七十二颗露珠,每颗正对应十二经别要穴。
正午日轮当空时,铜柱残骸突然泛起赤芒。凌无涯长啸起身,足尖轻点,七步间在岩面踏出北斗阵纹。地火炎气自涌泉穴直冲百会,与天穹垂落的日光在泥丸宫交汇,竟在头顶三尺凝成青红交织的炁莲。
"松子剑炁成了!"唐门老者指尖赤砂尽数化为齑粉,"这炁莲分明是..."
话音未落,江面忽现十艘赤马舟。新任工部督造使立于船头,手中令旗挥动间,二十架改良火龙炮齐齐转向。凌无涯不闪不避,炁莲中迸出七道剑气,恰是北斗天罡之数。
第一发炮火逼近时,剑气忽然散作松针细雨。炙热铁丸遇炁化雾,竟在江面凝成冰凌锁链。督造使大惊失色,这分明是峨眉冰魄剑气与青城松涛剑意融合的"寒松锁江"!
"还不够..."凌无涯嘴角溢血,炁莲又凋落一瓣。他忽然想起王贲江防图角落的潦草批注:气走维道,劲合冲阳。断剑猛然插入岩缝,地火炎气自足少阳经逆冲,将残存炁莲尽数注入剑身。
火龙炮齐鸣的刹那,断剑竟在高温中重铸。凌无涯挥出看似朴拙的一记平刺,剑尖青芒忽化三千松针。工部战船的风帆应声千疮百孔,南海沉香木打造的龙骨遇炁即焚。
"这才是真正的镇岳器..."玉虚道长冰魄剑指天,剑气引动倾盆骤雨。凌无涯的剑炁遇水不散,反而在江面织就青莲阵图。新任督造使的旗舰刚触及莲瓣,精钢船身便如酥饼般层层剥落。
夔门落日时分,凌无涯跪在沉船残骸间。断剑已化为铁水融入江涛,掌心却凝着枚青玉般的松子剑炁。慧觉大师以禅杖刻下碑文:"戊寅年九月,青城凌无涯在此证道。"
碑文将成时,凌无涯忽然并指抹去"证道"二字。鲜血在青石上重书"问道",与江底铜像掌纹浑然一体。巫山骤起夜雾,十二峰间传来新悟的剑歌:"松涛不尽江流意,炁莲开处是青山..."
"问道二字倒是妙极。"慧觉大师禅杖轻点碑文,青石突然现出细密裂纹。凌无涯凝神细看,石纹走势竟与青城后山问剑岩的松针纹路暗合。未及深思,江心突生异变——沉入江底的镇岳弩残片正泛着诡谲赤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