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殿试

大明伪君子 张三好 1392 字 15天前

“朕膺天命,统御万方,夙夜惕厉如临渊履冰”

“今召尔等俊彦于丹墀之下,非欲闻歌功颂德之辞,惟愿得济世安民之策”

“观夫吏治如朽索驭奔马,国库似漏卮注江河,士风若浮云蔽赤日,尔等既读圣贤书,当以何术挽此颓波?”

陈牧匐在殿上,头顶冷汗直冒。

“陛下这是要干嘛?”

“吏治腐败,国库亏空,士风日下,貌似条条都奔着太师党去的”

“莫非陛下真的想赶尽杀绝?”

“不能吧?那朝堂岂不为之一空?”

陈牧惶恐猜疑之时,少年天子的话语还在继续。

整个太和殿都回荡着有些青涩的龙吟之声。

“朕观史册,范文正先忧后乐,司马温公凿壁偷光,皆尔辈楷模”

“今策问非欲求高谈阔论,惟望得刍荛之见”

“诸生其各抒胸臆,勿以忌讳为虑,勿以空言塞责”

“朕将虚席以待,侧耳以闻,若得药石之言,必当悬于朝堂,布告天下”

陈牧脑袋晕乎乎的三百九叩之后,被礼部官员引入华盖殿。

此刻偌大的大殿内早已摆放了三百张长案,其上笔墨纸砚俱全,只等贡生作答。

按制,陈牧等落座后,将会由礼部官员逐一发放考题。

可此次恩科不同,帝王训话之时,已经将考题直接说与众人听了,自然也就省了这个步骤。

陈牧单手执墨,在砚台上仔细研磨,心底却绝不平静。

“陛下策问求贤,三条策问只需答一即可”

“问题是,答哪条,怎么答?”

“想整顿吏治,必然绕不开党争,可党争一事,历朝历代屡见不鲜,根本无法禁绝,无非按下葫芦起了瓢罢了”

“国库亏空,能做的无外乎开源节流,可如今两眼一抹黑,该从何处着手?”

“士风日下,这更是无从抓手,此事须有名望的大儒引导,才能缓缓纠正过来,如何能快速见效,总不能把有异议的士子都杀了吧”

“偏偏陛下又明言禁制高谈阔论不实之言,哪怕我写出来,恐怕也无法打动陛下”

“加之陛下本就对我不耐,要是堂堂会元落到三甲,岂不成了笑柄”

都说登高易跌重,此言非虚也。

陈牧若是普通贡生,反倒压力会小很多。

总之贡生没有罢落的,最次也是三甲同进士出身不是。

可他如今是会元,若掉出前五,那可真的留名青史了!

因此他的策论,不光要写好,还要写透,更要写进小皇帝的心里。

“太难了!”

陈牧研好了磨,坐在案前不住的沉思,脑筋急速旋转,想着对策。

一个时辰

两个时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