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辽东乱

大明伪君子 张三好 1162 字 17小时前

朝堂之上,一片寂静。

大臣们低着头,不住的心头盘算利害,却无人率先发言。

二王造反是早晚的事,朝中早有应对,可连大同边军都参与其中,这事可就大了。

翁行恺是堂堂大同巡抚,有小道消息说卢方也在叛军之中,那此事就不是单纯的平叛,也不会只震动山西官场。

在场的官儿有一个算一个,无不在思量厉害,竟把小皇帝给晾在那了。

景运帝的目光扫过众人,带着几分疲惫与无奈,眼底深处有一丝丝的杀意埋藏。

他忽然想起曾经那道枯瘦的老者身影,若如今朝堂上还有他在,是否会有些不同?

“不,不会,朕没做错,也许你从无篡位之心,可若黄袍加身,又岂是你能定的?”

“朕要对得起祖宗的江山社稷!”

终于,一位颤颤巍巍的老臣站了出来,声音中还带着几分颤抖与喘息:“陛下,当务之急是调集大军,平定叛乱,以安民心。”

“可速速派人守住居庸关、紫荆关,不可令逆贼进犯京城”

“二王谋逆,主力尽为裹挟的边军将士,陛下可宽恕其罪,只诛首恶咳咳咳”

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出言者非是别人,正是一直养病在家的内阁次辅周青。

今日大朝会,老头拖着病体强撑着参会,为的就是尽最后一份力。

周青咳嗽了半晌,眸光扫过在场众人,才继续艰难道:“山西本地自有山西巡抚调动,只需陛下一道授权即可,眼下可急调宣府,山西镇,蓟州镇,延绥,宁夏分兵支援,咳咳,再调保定河南山东兵力集结,以京营为主组平叛大军....咳咳”

这位硕果仅存的老官,在这个有些风雨飘摇的时刻站了出来,虽身形岣嵝却宛如老梁,撑起整个太和殿。

“关键时刻,还是老臣呐”

景运帝心中感慨之极,连忙示意吴锦给周青送个锦墩,视线再次缓缓扫过众臣

“周卿之言正合朕意,兵部和五军都督府立刻照此调集大军平叛”

几个官立刻出列领命,就听皇帝继续开口道:“欲要平叛先需选帅,不知何人可担此重任?”

大臣们再次陷入沉默,纷纷计算何人能担此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