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宇轩听了顾言希的建议,也觉得很有道理。他思考了片刻后,说道:“顾言希说得对,我们确实需要先建造一艘样本艇进行测试。这样不仅可以降低风险,还可以为后续的大规模建造积累经验。好,就按顾言希说的办,我们先建造样本艇。”
小主,
于是,团队成员们开始讨论建造样本艇的具体方案。他们从材料采购、零部件加工、组装调试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规划和安排。每个人都积极发言,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会议室里充满了热烈的讨论氛围。
经过一番讨论,团队成员们最终确定了建造样本艇的方案。叶宇轩根据大家的意见和建议,对设计图纸进行了进一步的优化和完善。他确保图纸上的每一个细节都准确无误,为后续的建造工作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好了,方案已经确定了。接下来,我们就按照这个方案开始行动。大家要密切配合,确保样本艇能够按时、高质量地建造完成。” 叶宇轩说道,眼神中透露出坚定的决心。
“没问题,叶哥!我们一定会全力以赴的!” 团队成员们齐声回答道,声音中充满了信心和干劲。
分工合作,加快建造进程
在确定了建造样本艇的方案后,叶宇轩团队迅速行动起来,开始了紧张的筹备工作。沈君泽、小金和顾言希负责寻找合适的测试地点,他们深知这个任务的重要性,测试地点的选择将直接影响到样本艇的测试效果。
三人先是在地图上进行了详细的标注和筛选,他们根据导弹艇的性能特点和测试要求,圈定了几个潜在的测试区域。然后,他们开始对这些区域进行实地考察,评估每个区域的海况、地形、气象等因素。
他们乘坐着一艘小型考察船,在大海上穿梭。海风呼啸着,吹过他们的脸庞,带来一丝咸咸的味道。沈君泽站在船头,手持望远镜,仔细地观察着周围的环境。小金则坐在船舱内,对着电脑屏幕,记录着各种数据和信息。顾言希则在一旁与他们交流着自己的看法和建议,不时地提出一些新的思路和想法。
在考察过程中,他们遇到了不少困难。有些区域的海况复杂,风浪较大,不适合进行导弹艇的测试;有些区域的地形狭窄,不利于导弹艇的操作和航行;还有些区域的气象条件不稳定,可能会对测试结果产生影响。
但是,他们并没有被这些困难吓倒。他们不断地调整考察计划,寻找更加合适的测试地点。经过几天几夜的努力,他们终于找到了一处理想的测试海域。
这片海域位于一个偏远的海岛附近,周围环境相对安静,没有太多的船只往来。海域的海况较为平稳,水深适中,非常适合导弹艇的测试。而且,海岛的地形也为他们提供了便利,他们可以在岛上搭建临时的测试基地,方便进行设备的存放和人员的休息。
沈君泽、小金和顾言希兴奋地将这个好消息告诉了叶宇轩。叶宇轩听后,非常满意,他对三人的工作表示了高度的赞扬。
与此同时,叶宇轩和苏逸晨前往船坞,开始监督样本艇的建造工作。船坞内,工人们正在忙碌地工作着,各种机器设备发出嘈杂的声音。叶宇轩和苏逸晨在船坞内四处巡视,检查着每一个施工环节,确保建造工作按照设计要求和质量标准进行。
何主任也调集了最优秀的工人和最先进的设备,全力以赴地投入到样本艇的建造中。他亲自指挥着施工,对每一个细节都严格把关。他知道,这次建造任务的重要性,必须要确保样本艇的质量和性能达到最佳状态。
在建造过程中,工人们遇到了一些技术难题。比如,T1000 碳纤维材料的加工难度较大,需要采用特殊的工艺和设备;新型发动机的安装也需要非常精确的操作,否则可能会影响发动机的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