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初九,蜀军突然后撤三十里。司马望得报姜维病重,连夜率轻骑追击。行至落雁坡时,忽见坡顶亮起三堆篝火,火光中数百蜀军推着蒙布巨物缓缓移动。
"是诸葛连弩!快撤!"司马望急勒缰绳。不料那巨物扯开蒙布,竟是贴满铜镜的木架。五更月光经铜镜折射,将魏军铁甲照得雪亮。潜伏芦苇丛的蜀军立即放出火鹞,铁甲反光成了最好的引火物。
与此同时,阿莱娜率水鬼队潜至魏军水寨。他们携带的不是火油,而是装满活鱼的藤筐。饥肠辘辘的魏军争抢鲜鱼时,无人注意鱼腹中藏着浸油麻绳。三更时分,麻绳遇潮膨胀爆裂,火苗顺着鱼油在水面蔓延。
第三折 地龙翻身
景耀十七年惊蛰,陈仓古城墙根爬满新苔。姜维抚摸着城墙上的夯土层,突然抽剑刺入缝隙。剑身传来空洞回响,他眼中精光乍现:"果然有夹层!"
当夜,蜀军征调全城石匠。老匠人摸着花白胡子道:"相传汉武帝修此城时,在墙内埋了陶制空心柱。"姜维立即下令:"在空心柱位置开凿孔洞,填入硫磺与陈年醋糟。"
五日后,司马昭亲率二十万大军压境。魏军的攻城锤首次撞击城墙时,墙内突然传出闷雷般的轰鸣。藏在陶柱中的醋糟遇硫磺生热,气体膨胀炸裂城墙,飞溅的碎石竟比弩箭更利。
"这不是攻城,是拆城!"司马昭在千里镜中看得真切。蜀军故意露出破绽,待魏军涌入缺口,突然引爆埋在地底的陶瓮阵。这些装满火药的陶瓮,是姜维改良汉代"地听"所制,声波能震碎三丈内敌兵脏腑。
混战中,夏侯霸单骑冲阵。老将的白袍染成血色,手中却紧握半截"汉"字旗。他最后望向姜维的方向,突然策马撞向魏军帅旗。旗杆倒塌的刹那,孟炎族长的战象队踏着特殊节奏冲锋——象蹄铁刻有凹槽,落地时震动频率竟能引发二次地鸣。
第四折 朝野同心
成都武担山的枫叶染红宫墙时,刘禅在奏章堆中抬起头。案头琉璃盏中,泡着姜维送来的陇西野菊。花瓣舒展间,浮现出细如蚊足的小字:"请陛下广开言路,纳陇西学子入太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