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阴平暗渡破危局

楔子?古风?奇谋救国

阴平峻岭入云端,栈道悬危鸟道难。

密计暗藏千嶂里,奇兵暗度万重山。

武侯遗策传薪火,伯约孤忠护蜀川。

且看汉旌重展日,血浇故土焕新颜。

第一折 魏兵压境惊蜀地

景耀七年深秋,凛冽的寒风裹挟着雪粒,如利箭般拍打在成都斑驳的城墙上。城头上的守兵蜷缩在角楼里,牙齿不住地打颤,望着北方阴云密布的天际,心中满是不安。

皇宫内,后主刘禅瘫坐在龙椅上,双手死死攥着那份加急军报,指节泛白。羊皮纸上邓艾的字迹狰狞如鬼:“已过阴平桥头,不日兵临城下。”这短短数字,仿佛重若千钧,压得他喘不过气来。一旁的黄皓尖着嗓子,谄媚地劝道:“陛下,依老奴看,不如早降,还能保得平安富贵……”

“住口!”一声怒喝如惊雷般在大殿炸响。只见姜维大步流星踏入殿内,玄甲上的积雪簌簌而落,在青砖上融化成水。他刚从剑阁疾驰三日赶回,赤兔马的蹄铁早已磨得发红,口中吐着白气,显是一路未曾停歇。“剑阁固若金汤,钟会寸步难进。”他展开陈旧的舆图,指尖重重戳在阴平小道的位置,“真正的危机在此!邓艾若翻越摩天岭,江油、涪城危在旦夕!”姜维的眼神中透着焦急与坚定,仿佛已经看到了敌军兵临城下的惨状。

丞相祠堂内,姜维跪在诸葛亮灵位前,案头摆着诸葛瞻从绵竹送来的密信。烛火在“汉贼不两立”的匾额上摇曳,光影交错间,仿佛能看到诸葛亮当年运筹帷幄的身影。“恩师,学生无能。”他轻轻抚摸着七星剑上的铭文,声音哽咽,“但学生发誓,绝不让邓艾踏入成都半步!”祠堂内弥漫着肃穆的气息,只有姜维沉重的呼吸声在空旷的殿内回荡。

此时魏军大营里,邓艾正盯着舆图冷笑,眼中闪烁着狡黠的光芒。副将看着险峻的阴平小道,担忧道:“将军,阴平小道险过登天,粮草辎重……”“险道方能出奇!”邓艾打断他,苍老的脸上满是决然,“传令下去,裹毡滚崖,弃马步行!告诉将士们,攻下江油,重重有赏!”他的话语中透着一股破釜沉舟的狠劲,仿佛已经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成都校场,寒风呼啸,卷起姜维染血的披风。三千死士整齐列队,他们身着破旧却整齐的铠甲,眼神中透着视死如归的坚定。“此去阴平,九死一生!”姜维的声音穿透风雪,字字铿锵,“但我们身后是百万百姓,是丞相遗志!若我战死,阿莱娜接管指挥;若全军覆没,就用尸体堵住邓艾的路!”他的话语如同一把重锤,敲击在每个士兵的心头,激起他们胸中的热血。

阿莱娜突然冲出队列,她的脸上还带着之前战斗留下的伤痕,眼神却无比坚毅:“大将军,我愿率西羌死士为先锋!”她举起弯刀,刀身上还留着江油之战的血痕,在阳光下闪烁着寒光。姜维深深看了她一眼,重重地点头,将令旗交到她手中。远处传来更鼓声,这是他们最后的准备时间,每个人都知道,一场生死之战即将来临。

第二折 摩天岭上生死行

阴平小道,仿佛是一条通往地狱的路。陡峭的山峰直插云霄,积雪掩盖着嶙峋怪石,寒风呼啸着卷起雪雾,能见度极低。阿莱娜带领的西羌死士用坚韧的绳索相连,小心翼翼地在峭壁上攀爬。每一步都充满了危险,稍有不慎,就会坠入万丈深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