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维毫不畏惧,拔出银枪:“哈木尔,你若执意与汉为敌,我便让你知道,汉军的剑锋,从未生锈!”
就在这时,帐外突然传来喧哗声。一名羌人将领冲进来:“大王!不好了!我们的牧场着火了,是魏军干的!他们说……说您若不配合,就踏平北山羌部落!”
哈木尔脸色骤变:“什么?这群背信弃义的小人!”
姜维趁机说:“哈木尔,魏军根本没把你当盟友。与我汉军联手,才是你唯一的出路。”
哈木尔沉默良久,终于咬牙道:“好!我与你合作。但你需答应我,事成之后,让北山羌部落自治,不受汉家约束。”
“可以。”姜维点头,“但前提是,你们必须遵守汉羌盟约,共同守护西域安宁。”
当晚,姜维与哈木尔歃血为盟。然而,姜维知道,这场合作不过是权宜之计,想要真正稳定西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第三折 沙海奇兵破敌阵
结盟后的第三天,姜维收到密报:魏军安西将军王欣率五千骑兵,正从酒泉出发,意图突袭玉门关。哈木尔的北山羌骑兵可牵制敌军一部分,但正面交锋,汉军仍处劣势。
“将军,”霍弋提议,“我们可在疏勒河设伏,利用地形消耗敌军。”
姜维摇头:“王欣老谋深算,不会轻易中伏。我们要反其道而行之——主动出击!”
“主动出击?”众将惊讶。
“不错。”姜维展开地图,“玉门关西北百里,有一片大沙丘,名为‘沙魔岭’。那里流沙频繁,常人不敢靠近,但我已找到一条安全路径。我们可从沙魔岭绕到魏军后方,打他们个措手不及。”
木尔丹皱眉:“可是将军,沙魔岭地形复杂,若遇上流沙……”
“所以我们要速战速决。”姜维握紧拳头,“我亲自率三千精兵,携带干粮和水囊,三日内穿过沙魔岭。霍弋,你率两千人在玉门关正面佯攻,吸引魏军注意力;哈木尔,你的羌骑兵在半路截击魏军补给。”
三日后,姜维的部队踏上了沙魔岭。烈日当空,滚烫的沙子仿佛要将人融化。士兵们背着沉重的装备,在沙丘间艰难跋涉。突然,前方传来惊呼:“流沙!有流沙!”
姜维望去,只见一片黄沙如潮水般涌动,眨眼间便吞没了几棵胡杨树。“稳住!按训练队形散开!”他大声喊道。
原来,出发前姜维已命人制作了“防沙板”——一种长宽五尺的木板,可插入沙中固定身形。士兵们迅速将防沙板插入沙地,手挽手组成人墙,艰难地抵御着流沙的冲击。
经过半日惊险跋涉,部队终于穿过沙魔岭,抵达魏军后方。此时,霍弋的佯攻也已奏效,王欣率主力向玉门关杀去,只留下一千老弱看守营地。
“动手!”姜维一声令下,汉军如猛虎下山般冲入敌营。魏军没想到汉军会从沙魔岭绕过来,顿时乱作一团。姜维一马当先,银枪连挑数名敌将,直取魏军粮草库。
“放箭!”随着姜维的命令,火箭如雨般射向粮草堆。刹那间,火光冲天,浓烟滚滚。王欣得知后方遇袭,急忙回援,却在半路遭到哈木尔的羌骑兵截击。
前后受敌,魏军军心大乱。姜维抓住机会,指挥部队发起总攻。经过一番血战,魏军大败,王欣仅率数百残兵逃回酒泉。
此役后,汉军声威大震,西域各部落纷纷遣使表示愿与蜀汉交好。但姜维知道,这只是开始,司马昭绝不会善罢甘休,更大的挑战还在后面。
第四折 洛阳密信藏玄机
打败魏军后,姜维在玉门关设立了新的西域都护府,统筹西域军政事务。然而,还没等他喘口气,一封从洛阳送来的密信,又让他陷入了新的危机。
密信是阿莱娜派人送来的,字迹工整却透着焦急:“洛阳局势突变,司马昭即将称帝,其党羽已开始谋划吞并西域。近日,有神秘商队频繁出入铜驼巷,携带大量金银,不知意欲何为。”
姜维捏着信纸,眉头紧锁。司马昭称帝,意味着曹魏名存实亡,而西域作为战略要地,必将成为下一个争夺目标。神秘商队的出现,更让他嗅到了阴谋的味道。
“木尔丹,”他叫来亲信,“你立刻乔装成商人,前往洛阳,查清商队底细。记住,一切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