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剑阁霜刃映寒星

城墙上,姜维的连弩已经射至第七匣箭矢。他看着越来越近的魏军云梯,眼中闪过一丝决然,大声下令:"点火!"预先埋设在城墙下的桐油被士兵们点燃,刹那间,熊熊大火燃起,火舌迅速吞噬了数十架云梯。魏军士兵们在火海中惨叫奔逃,有的被活活烧死,有的慌不择路从云梯上摔下,摔得粉身碎骨。

但魏军悍不畏死,后面的士兵踩着同伴的尸体继续攀爬云梯。城楼上,汉军士兵们用长矛、石块奋力抵抗,与魏军展开了惨烈的近身肉搏。刀剑相撞的铿锵声、士兵们的喊杀声、受伤者的惨叫声交织在一起,响彻整个剑阁关。

混战中,姜维瞥见了一个熟悉的身影——钟会!他正站在中军大帐前,手持令旗,指挥着魏军的进攻。金丝绣边的披风在夜风中猎猎作响,脸上带着胜券在握的傲慢笑容。姜维心中怒火中烧,搭箭拉弦,瞄准钟会。但就在即将发射的瞬间,一支流矢射中了他的肩头。

剧痛让姜维的手臂颤抖,箭矢偏离了方向。他听见身后霍弋的怒吼:"将军快走!"转头望去,只见霍弋已率领数百死士,手持长矛,如同一柄利剑般冲向魏军精锐。长矛刺入敌阵,鲜血飞溅,霍弋和死士们在敌群中左冲右突,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为姜维争取撤退的时间。

此刻的剑阁关,城墙已被攻破三处。汉军士兵们用血肉之躯筑起了最后一道防线,他们有的抱住魏军士兵,从城墙上纵身跃下,与敌人同归于尽;有的拉响腰间的炸药,在爆炸声中与敌军同焚。姜维望着熊熊燃烧的关城,耳边仿佛响起了诸葛亮那熟悉的声音,想起了《出师表》中"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嘱托,泪水不自觉地混着血水滑落脸颊。

他举起连弩,用尽最后的力气,对着汹涌而来的魏军射出最后一箭。箭尾的红缨在火光中随风飘动,宛如一抹不屈的英魂,在这残酷的战场上傲然绽放。

第三折 奇谋暗计破危局

当姜维率领残部退守剑阁内城时,身边只剩下八百名伤痕累累的士兵。他们有的拄着断剑,有的捂着伤口,疲惫地靠在墙上,粗重的喘息声在寂静的街巷中回荡。姜维自己也因失血过多面色苍白,他倚着染血的城墙,看着满地狼藉的战场,心中满是悲凉。

突然,他的目光落在墙角堆积的桐油桶上,那些在战前储备的易燃物此刻安静地堆放在那里。姜维的脑海中闪过诸葛亮传授给他的兵法韬略,想起了那着名的"空城计"。但如今魏军势大,此计绝无可能奏效。他眉头紧皱,苦苦思索着破敌之策,片刻后,眼中突然闪过一道精光——火攻!或许这就是扭转战局的关键。

"传令下去,"姜维强撑着身体,大声下达命令,"收集所有桐油,在街巷埋设引火之物。霍弋,你带领三百士兵加固内城防御,务必守住每一道城门!"他的声音虽然虚弱,但依然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霍弋领命后,立刻组织士兵行动起来,搬运石块、修补城墙,一时间,内城响起了此起彼伏的劳作声。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阿莱娜,你带两百人扮成百姓,在东门假意投降,引魏军入瓮。"姜维转头看向阿莱娜,目光中带着信任与担忧。阿莱娜微微一怔,随即明白了他的计划,她轻轻摘下颈间的狼牙项链,那是羌族勇士的象征,代表着勇气和力量。她将项链递给姜维,轻声说道:"保重。"然后转身,带着两百名士兵消失在夜色中。

子时,东门方向传来了激烈的厮杀声和喊叫声。"汉军已降!勿要伤我等性命!"阿莱娜的声音在夜空中回荡,带着几分慌乱和恐惧。魏军果然中计,在将领的指挥下,潮水般涌入内城。他们举着火把,警惕地观察着四周,却没有发现任何异常。

姜维握紧手中的火把,躲在暗处,静静地看着魏军踏入预设的火阵。当最后一名魏军士兵进入街巷后,他突然大喝一声:"点火!"早已埋伏好的士兵们纷纷点燃引线,刹那间,整条街巷化为一片火海。桐油燃烧时发出"噼啪"的声响,火焰迅速蔓延,将毫无防备的魏军士兵包围。

魏军士兵们在烈焰中发出凄厉的惨叫,有的四处奔逃,却被火焰吞噬;有的试图用武器扑打火苗,却无济于事。整个内城陷入了一片混乱,喊叫声、哭嚎声、火焰燃烧声交织在一起,宛如人间地狱。

但钟会很快反应过来,他不愧是魏军的名将,迅速指挥魏军结成盾牌阵,朝着中军帐方向稳步推进。盾牌碰撞的声音整齐而有力,他们踏着同伴的尸体,一步步逼近姜维所在的位置。

姜维手持连弩,且战且退,最终退至剑阁深处的藏兵洞。这里是诸葛亮生前预留的秘密据点,洞内空间宽敞,存放着十万支箭矢和千斤火药。姜维点燃火药引线,巨大的爆炸声震得山体摇晃,浓烟和碎石从洞口喷涌而出。魏军的攻势暂时被遏制,他们不得不停下脚步,重新调整战术。

与此同时,霍弋率领的死士在魏军后方发动了突袭。他们身着魏军服饰,混入敌军营地,见人便杀,制造出一片混乱。魏军士兵们惊慌失措,不知道敌人从何处而来,自相残杀的情况不断发生。钟会不得不分兵应对后方的骚乱,进攻的节奏被彻底打乱。

姜维趁机重整残部,他看着面前疲惫却坚毅的士兵们,心中涌起一股暖流。这些跟着他出生入死的兄弟,即便在如此绝境中,依然没有放弃希望。姜维大声喊道:"剑阁在,蜀汉在!今日便是战死,也要让魏军知道,蜀人不可辱!"士兵们齐声呐喊,声音响彻云霄,仿佛要将心中的悲愤和不屈全部释放出来。

第四折 生死一线定乾坤

激烈的战斗持续到了第七日,汉军早已弹尽粮绝。士兵们疲惫地靠在城墙上,有的伤口已经化脓,却没有药物医治;有的饿得头晕眼花,却只能勉强咽下苦涩的草根。姜维站在城头,望着远处黑压压的魏军阵营,心中泛起一丝悲凉。他抚摸着腰间的诸葛连弩,那是丞相诸葛亮留给他的最后遗物,承载着无数的期望和嘱托。

突然,远处的山道上响起了急促的马蹄声,烟尘滚滚。姜维眯起眼睛,努力辨认着来者。当看到汉军的青色军旗在风中飘扬时,他的眼中闪过一丝惊喜——是廖化率领的援军到了!

廖化的骑兵如同利剑般插入魏军的侧翼,他们手持长枪,呐喊着冲入敌阵。长枪所到之处,魏军士兵纷纷落马,鲜血染红了黄土。魏军的阵型顿时大乱,士兵们惊慌失措,四处逃窜。钟会试图重新组织防御,但在汉军骑兵的猛烈冲击下,一切都显得那么徒劳。

姜维抓住这千载难逢的时机,亲自率领八百死士,手持武器,呐喊着杀出城门。诸葛连弩的嗡鸣声响彻山谷,每一支箭矢都带着汉军的怒火,精准地射向魏军士兵。在汉军的前后夹击下,魏军伤亡惨重,战场上尸横遍野,血流成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