兖州王胸膛里莫不是长了颗黑心!
宋佩瑜听了王校尉义愤填膺的话后,感慨的同时,骄傲油然而生。
发现兖州百姓对赵军浓厚抗拒后的迷茫,也消散的干干净净。
在赵国,不会有吃草的将士,也不会有兖州如今的重税。
抛开关于国家统一如何重要,这种百姓们根本就无法理解的因素,赵国能给兖州百姓的生活带来立竿见影的变化。
仔细斟酌后,宋佩瑜将乐县粮仓中的粮食,原封不动的分给了乐县百姓。
宋佩瑜就是要让乐县的百姓知道,这些粮食都是来自哪里。
领走粮食后,他们会选择全家吃几个月的饱饭,还是将粮食给兖州军留着?
百姓必须带着户籍,一家人一起来县衙登记,才能领到属于他们的粮食。
为领粮食百姓准备的地方,从刚开始的空无一人,到连下脚的地方都没有,只用了半天。
宋佩瑜立刻让人给百姓们发号,每天给几号到几号的百姓发放粮食,排上号的人才能在县衙边的空地处等候。
如果有人恶意扰乱领粮秩序,不仅会没收扰乱领粮秩序者的号,这个人的亲族也要被取消资格。
只用两个时辰的时间,县衙处领粮的秩序就彻底稳定下来。
第二日,百姓们排号的空地前多了张小桌。
小桌上站着的人正是王校尉,他被宋佩瑜钦点来做说书人。
他从来都没说过书,日子好过后,倒是在茶楼里听过说书人说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