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

白氏不明白,“杜姑娘的意思是?”

“长甘县在菏州最北,而你们与我们来自溪川县那一带的南边,两地的冬时很是不同,长甘县较于南边是冷许多的。”杜明昭给出定论,“孩子们都起了热,但并非风寒而来。”

通俗点说,就是这是一种低烧,因气候变化巨大,温差过于明显,孩子们有些水土不服引起的。

起先十月、十一月还未下雪的时候,那种温差感不是很大,下雪骤然将温度带至低潮,不能适应环境的孩童最容易发热。

白氏听的发愣,“那,那我们该如何,是要吃药吗?”

“嗯,是。”

杜明昭睨到站在屋门外候着的柳叶,喊了她过来,“柳叶,来!”

柳叶恭敬入屋,“小姐。”

杜明昭叮嘱她道:“你去库房取柴胡,就以风寒来治。”

在泰平堂,最常见的便是风寒,对不同病因而起的风寒虽治法不尽相同,有麻黄汤、也有桂皮汤等,但适用范围最广的便是柴胡。

孩子们的低烧嚎的厉害,可并非很严重,用柴胡便可。

柳叶利落地奔去熬药。

一刻钟后,柳叶端来六碗柴胡汤。

白氏拿了一碗给庞京,庞京刚尝一口,苦得就吐舌头,“娘,真的好苦啊!我不要喝,我不想喝嘛!”

另外几个孩子同样不肯吃药,中药一向苦为主,不可能存在甜味的中药。

杜明昭颇为头疼,哄孩子果然对众大夫来说,不比遇一桩难病好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