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四章 困成都

北魏天骄 沈不渡 1321 字 9个月前

绵羊们拿起刀,杀了人,尝过鲜血的滋味,体验过不劳而获、掌控富人性命的感觉,就变成了饿狼。

而饿狼是几乎不能再变回绵羊的,因为他们知道,只要手中有武器,那些曾经在他们头上作威作福的富人,现在也不过是他们脚下的蝼蚁罢了。

只要杀人,就能掠夺他们的财富,填饱自己的肚子,穿上绫罗绸缎。

这一切,多好啊。

就在这种近乎上瘾的感觉中,农民起义军每过一处,就裹挟着更多的农民参与其中,一开始官军还有能力凭借战斗力的差距击败或剿灭几股。

可随着时间的推移,官军惊恐的发现,农民军越剿越多,他们渐渐地连野战都不再是人多势众,且战斗素质逐渐成长起来的农民军的对手。

农民起义的点点星火已经呈现出了燎原之势,这并不值得奇怪,叛乱涉及的地区越多,社会秩序就越糟糕,生产力逐步降低,也意味着官军能有效动用的人力物力资源越少。

此消彼长之下到了西魏昭武五年(532年)的时候,巴蜀的梁国官军只能困守在成都、梓潼、宕渠等城池里,眼巴巴地看着野外农民军有恃无恐地行军通过,等待着荆襄方面的援军到来。

至于荆襄方面的援军...荆州刺史、使持节、都督荆雍湘司郢宁梁南北秦九州诸军事、镇西将军、湘东王萧绎,已经准备了一年了,也没见到。

外无援军,坐困孤城,萧渊猷不知道自己还能坚持多久。

糟糕的是,现在成都与其他城池的联系已经开始被切断了,小股精骑无法突破不知有多少数量的农民军的包围。

以前还能跟周围的城池进行通信,随着时间的推移,通信的成本越来越高,去年年末的时候,派出十余支小股精骑分头突围报信,最后只能回来三四支。

而今年,则彻底断绝了消息,派出去的所有信使,都石沉大海,再也没有回来过。

这种孤独感时时刻刻地折磨着成都内的守军,虽然成都有数十万军民,粮仓中的粮食足够继续坚持下去,但此时所有人的心里都没有底。

是不是巴蜀的其他城池都已经陷落了?不然怎么无法接收到其他城池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