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生活频率再高,满打满算也就几个月啊,哪能这么快就开始坐月子。
这肯定又是巧娟描述给陈清华写的了。
忽然,谢琳琅惊讶得大张双唇,三哥结婚了?
六月就办酒席,那岂不是一个多月之后了?
怎么那么突然,难道是爱情来的太快?
信上说了,她的新三嫂是个爽利人,惦记小家得很,但是知道包裹是给谢琳琅寄的,纳了几双鞋底子进来。
谢琳琅看了看包裹里整理出来的鞋底子,确实针线细密,是个灵巧人。
最后是陈清华汇报了一下试验点现在的进度,提了两个问题,并且跟谢琳琅说了大队长打算在试验点安个电话。
因为开春后第一个月的饲料出售,足足得了一百六!
一百六啊,买成粮食都能堆一个屋子了,三大件中随便一样,都买得起了。
而且还是因为试验点就几个人,所以做出来的饲料有限,根本满足不了大家的所需,还是权衡了一下储存量才出售的,相信接下去,就会有一个长期收入了。
要是这个月的一百二是经过控制量的成果,那以后每个月都不会少于这个字数,一年上千块的增收,它简直香死了。
谢队长看好试验点的后期发展,还在队里通知了会再次选拔试验点的员工。
虽说谢琳琅不在红旗大队,不在谢队长的跟前,却也没忘了试验点的创始人谢琳琅,这次还告诉陈清华将一件事写在信里面,说是以后试验点的盈利,谢琳琅永远都占两成。
他没忘记,没有谢琳琅,试验点也不会存在,没有谢琳琅之前那一年多的铺垫,今年开春饲料就不会卖得那么好。
谢琳琅心里挺舒坦的,对两成收益的分成没有任何意见。
就算她是创始人,但是谢队长的这个永久承诺分量已经足够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