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三章 太有魅力

国内的第一部彩色片,要追朔到1948年的《生死恨》,受环境和技术等印象,虽没达到最佳效果,但也是国内电影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我是这样想的,我们这本子故事就不用多说了,既然是涉及到那些老英雄,涉及到祖国,国旗,开国大典,我就想用最好的方式去呈现他。”

目前还是胶片时代,若是要拍彩色片,只怕要从国外进口。

杨利民深知北影厂财大气粗,并不在乎。

那既然这样,就往最好的弄,以后说不定还会在电影史上,留下他的名字。

王楠仔细想了一会儿,倒也认为很有道理。

但他自己还拿不定主意,只能先暂时答应下来。

“这样,我回去后和大伙儿说说,开工后开个会,应该没什么问题。”

现在还在放假呢,他也是真心喜欢《前夜》的故事,才约上老马亲自来拜访。

现在说起,对杨利民也是满满赞誉。

“小杨同志的奉献精神,我十分佩服。”

“奉献精神?怎么说?”

杨利民好奇的凑过脑袋,饶有兴致,实在是不知道自己还有奉献精神呢。

对方就笑道:“若是没有奉献精神,怎么会写出这样的故事,还对此有着这么深刻的理解?”

他一下尴尬了,“哈哈,过奖过奖。”

我说我抄的你信吗

原剧《我和我的祖国》里分为好几个单元,其中《前夜》主要是点题了,比较适合,才被他拿来用。

虽然修修改改,删减了不少,但剧情还是没变。

剩余的几个,除了光头峥拍的比较有意思,其他的就那样。

尤其是陈大导,哎呀,拍的那叫一个尴尬,光记住他儿子了,剧情、节奏什么的,跟变魔术一样。

看球不懂。

现在要把《前夜》扩充,最少要有九十分钟,少了没意思,多了怕北影厂不愿意。

这活他熟啊!

反正就是水嘛

比如工程师媳妇儿那条线可以拿出来讲一讲,侧面描述这种为了家国大业,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可贵精神。

小徒弟的线啊,领导对工程师态度的转变啊,都可以作为支线延长,发展到整个故事当中。

之前为了适应话剧删减的那些,也需要再加进去。

重头戏就是最后那一幕,工程师爬旗杆,本身就恐高,又为了国旗能顺利升起,而义无反顾的上了,肯定震撼人心!

杨利民将他自己的一部分想法,和王楠稍微的交流了一下。

他听得激动不已,越发觉得这是一个好故事!

“好!我恨不得立马就启动这个项目,实在太好了!”

见他惊喜交加,拍手大叫的样子,杨利民多有些无奈。

这大过年的,放假呢,怎么还有人主动当社畜的?

他真是不理解。

“你小子,有藏拙啊。”

老马在一旁摇着脑袋,哭笑不得。

杨利民诚实道:“我早就说了嘛,话剧有限制,这也是没办法的事。”

其实道理大家都懂,他也期望看到《前夜》被搬上大银幕。

再怎么说,这也是战友文工团的作品,杨利民还在文工团挂名呢。

事情要办好了,自己这边脸上也有光不是?

三人就着一壶茶,聊了好一半天,老马和王楠还在这里留了顿饭。

走的时候,意犹未尽。

在大院儿门口,极为热情的握着杨利民的手,满怀笑意道:“小杨同志,期待我们的合作!”

“那里那里,都是为国奉献,应该的,应该的。”

两人开车走了,留下杨利民在外吹了会儿冷风,转身回到院子。

便见一脸复杂的阎埠贵站在门口,好奇问道:“小杨,这又是有领导来找你啊?”

“是啊,北影厂的,说是找我拍电影。”

“哎幼,那可真不得了。”

阎埠贵一听,心中大为感慨。

瞧瞧人家这混的,自己真是比不了啊。

杨利民走后,他还搁这摇头晃脑,连声叹气,没觉儿子已经来到身旁。

“爸,您说我跟着他混怎么样?”

“哎幼!你吓我一跳!”

他回过神来,转头望去,努努嘴,自然知道老大说的是谁。

想想就郁闷,还混呢?

“你都比人大,看看现在这样,也不害臊!”

“混混混,混什么混啊!”

“好好的捧着你那手里的饭碗,安生过日子,今年开春,给你找个对象,还瞎混什么呀瞎混!”

他没好气的骂了几句,眼镜一推,心里比谁都看得清楚。

“且不说你跟着人家能干嘛,就算真帮上忙,真那么容易就让你白白得势了?”

当爹的哪里不知道儿子有几斤几两,不骂醒他,还真以为自己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