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阿瑶倒是不觉得高兴,看到最后看得几乎都有些心不在焉了。

阿瑶想起自己还小的时候,有一次回外祖王家,王老夫人是个十分精明的妇人,为人颇有些爱斤斤计较,但是十分护短,曾悄悄把小阿瑶拉到碧纱橱里说话。

她知道王氏宠爱隔房的女儿,叫阿瑶宽心,说王氏虽宠爱那个隔房女儿,但是叫她千万别放在心上,那终究不是亲生的,什么宠爱呀整日抱在怀里呀都是中看不中用的,那些能握在手里的才是实打实的好处。

老夫人说了,他们王家虽然没什么声名,是个不起眼的小门户,家里甚至只有个大老爷从政,也是做的个小官,勉强称得上官宦人家。但是他们家经商,京城里头除了同元帝贵妃沾亲带故的那家人,就数他们家生意做得大,当年王氏出阁的嫁妆可是叫冯老夫人讲不出闲话来。

这嫁妆以后合该叫她与冯璟喻一人一半,叫阿瑶当嫁妆带出去,也有些脸面,千万别叫那隔房的捡漏了。

阿瑶当时还小,听得似懂非懂,今天不知怎么的就想起来了。

时人嫁女,晒嫁妆是其中极为重要的一环,你若是晒少了,旁人不会觉得你苛待女儿,只会觉得你没有家底。

今天忽然提到这嫁娶之事,阿瑶不免有些迷茫。

倘若真有一天办起了婚事,李淮修愿意给她很多聘礼,可她却是拿不出嫁妆来,李淮修不在意,阿瑶想了想,觉得自己也接受不了。

王老夫人说得确实是十分有道理,可是王氏的嫁妆想给谁是她自己的事情。

阿瑶觉得多半不会给自己的,只是着急也没用,她把这件事情压在了心底,开始认真看起账册来。

这两箱账本其实都是些物件,商铺的收支什么的倒是很少,阿瑶还真的认认真真地规整了一番。这些账目想必往日里很少有人会清看,上头都落了层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