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银子本该从国库出,可是国库里头说句不好听的,是空的,老鼠都不待的地处。
这银子也不能不出,眼睁睁看着这么些人饿死,日后怕是要叫世人钉在耻辱柱上的。
那这银子从哪来呢?
这五万两银子听着吓人,其实城中体面些的人家,大几千两存银还是有的。
单说李淮修一个人就能拿出来,但是不该这般行事,若是开了这个头,那些惯做缩头乌龟的人日后怕是脖子都要缩没有了。
这几日户部的人提出捐钱,原本喜欢跳脚的几个官员,头一回跟个闷声葫芦一般。
都不乐意。
现下都有些居安思危的心思,这天下日后风云变幻,指不定京城也遭了难。家中不富裕的为了自保不愿意出钱,且这出钱说不定还讨一身臊,那些富裕的心里也不平衡,凭什么我家出了你家不出?
推来推去的没个章程,门口的都要饿死了,户部尚书恨不得解了腰带吊死在户部的大门口。
阿瑶把户部尚书草拟出来的单子看了看,五万两白银,“其实一齐捐些钱,每家也出不了几个银子。”
李淮修在写信,男人垂着头,闻言嗯了一声,“总有人不愿意捐的。”
这话说得是,总是有人不愿意捐,其他人心里也不舒服,我捐了你不捐,凭什么?
“若是规定了都捐呢?”
阿瑶说着又摇摇头,自己就否定了,若是规定了五品以上的官都要捐,那其余的小官凭什么不用捐呢?朝廷命官都要捐,那城里的商户作甚就不用捐了呢。
见她愁眉苦脸的,李淮修不由笑了笑,把笔放在一旁。
男人眉目英隽,不急不躁的。
他把阿瑶扯到怀里,捏捏她的手,平静道:“这事总归是有法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