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点卯的时间,京兆伊同两名京兆少尹交代一番,换了身常服, 一架低调的乌顶马车, 即刻就去了淮王府。
·
再说阿瑶这边,她叫人放了消息出去,淮王妃有孕,还没过一个时辰呢, 不少道贺的帖子就送到了府上。
元帝大丧,徐州跟着缩头乌龟似的没动静,这淮王妃再过几日可就不一定是淮王妃了,京城里想着上李淮修这条船的人比以往只多不少,都恨不得挤上来,最好是挣一份从龙之功,叫举家升天。
阿瑶挑拣了些翻开来看,不过是一些谄媚之词,极尽讨好之态,珍奇礼物数不胜数,其中不乏以往对她面露不屑之态的人。
阿瑶微哂,但是没什么鄙夷的情绪。
人都是这样的,许是怕她日后报复,言辞中都有些诚惶诚恐的意思了。
阿瑶不在乎他们的想法,但是总归目的是达到了,京城里怕是多半人都把目光集中在了这。
先前安排的人也开始动作,早早就写好的词开始在大街小巷流窜。
都说这淮王妃的肚子怕是天降祥瑞,前头才做了善事,肚子里就结了福泽。坊间人民最爱这种故事了,更别提还有些白话的话本叫那说书人整日在茶楼里讲。
如今元帝大丧,叫有些迷信的百姓来说这是又要遭大灾了,也缺乏一个祥瑞来冲冲这丧气。
坊间流言越演越甚,什么淮王妃心善引得仙人赐子,有些本就对淮王府有好印象的,就更是夸张,只差说淮王妃自个怕就是仙女,下凡来渡苦渡难来了。
阿瑶叫人学来听听,德胜学得是神形俱像,叫阿瑶自己都听着面红。
淮王府这下算是京城百姓心里抹不去的大善人形象了,至少明面上是的。
原本不该这样顺利的,淮王府这么多人盯着,总有人不希望他起势。奈何元帝死得实在是好,现在是半点有关大元不好的言语都不能出现,以免引得民心动荡。
且李淮修十分配合阿瑶,处处行方便,那小孩的遗体叫人去验查了,确实是吃了不干净的东西,但是那膳食里是没有这个菜点的,压着人写了状词,洗脱了淮王妃故意作案的嫌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