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文远高兴之际,门口传来一阵喧闹声,李三娘出门看了,见是一中年男子,见到李三娘连声问好。
男子做脚夫打扮,恐是从外地而来,一路风尘仆仆,脸上尤带倦容,但他说话条理却很清晰,同寻常脚夫不同。
他自称成都府人士,今早才入长安。
莫文远一听成都府就懂了,他那早逝的阿爷便是成都府人士。
李三娘听他自报家门后更是眉头微促道:“进屋说罢。”
脚夫连声道谢,李三娘给他倒了壶热水,现在天还挺冷,他又是从城外来的,哪里的屋子比起长安更是穿堂风呼呼而过,脚夫一连灌了几杯水才停下开始说事。
他从怀里摸出一封信件:“这是里正交给我的。”
李三娘道:“有劳。”接过便开始读,她是认字的。
信并不长三娘看后心中有数道:“夫君家,真是一个人都没有了?”
脚夫道:“只剩下一垂髫幼童,其余人通通没了。”
三娘道:“这孩子身体如何,村长虽想将人托付于我,但我恐成都到长安路途遥远,现在又天寒地冻……”
脚夫道:“仲春后走的话就不冷了。”
莫文远心道:他们家这是要添人口了?
李三娘是京城人生,饼屋是从他父辈便开始经营的,而莫文远的爹则是成都府人士,家属农籍,之前因饥荒流落到长安,他长相清俊美,又读过几天书,一来二去便与李三娘结成夫妻。
莫家世代耕种,以前还算是富农,要不然也无法供他读书,但在几年前却一落千丈,成为中下贫农。
他家阿爷行二,阿娘曾经念叨过上面有一个哥哥,而自己也有一位堂兄,现在恐怕莫大与媳妇双双出事,整家就剩一个小郎君。
估计是媳妇的娘家不愿意养,村中又贫穷不愿添嘴,就准备送他们这。
三娘没思考多久便应下:“你且等等,我写封回信。”
“下次再有人来就让孩子一同跟着。”
脚夫道:“正巧有同乡明日启程,我让他把信带回去。”
三娘道:“一来一回孩子何时能到?”
脚夫道:“六月前后。”
距离现在还有四个月。
三娘道:“善。”
……
四个月后,莫文远家又添一人口,黑瘦黑瘦的莫小狗入驻李三娘家。
莫文远感叹这小胳膊小腿,说是五岁他都嫌大,但谁知他实岁已经8岁了?
他有李三娘这一有技术有思想的铁娘子当娘,真是大幸啊!
第3章
七月,阳光正好,莫文远捧着一卷《千字文》坐在灶台后头,他念后摇头晃脑,很有老夫子的味道。
”天气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寒来暑往,秋收冬藏……”内容朗朗上口,他越念越有劲,莫文远心道,其中的内容不比后世的《三字经》《百家姓》好玩?
念着念着,店内来了生意,许志兴道:“大郎可在念书?”
莫文远站起来道:“前几日阿娘教我念《千字文》,我见先头无事,便一边看店一边念。”他把小马扎搬到条凳边上,先上马扎再上条凳,粉雕玉琢的笑脸终于高过了去皮竹蒸笼:“许叔要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