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大儒魏政

魏政忍不住对李有财问道:“你究竟是谁?一个道士为何会我儒道浩然之气?请问你师承何人?”

“在下李有财,在加入紫霞观之前师承稷下学宫王夫子。”

“王夫子?莫非是有儒道半圣之称的王明阳,王夫子?”魏政失声脸色涨红,惊叫道。

“正是家师。学生算是老师座下最不成器的弟子了,在下惭愧不已!”

魏政摇了摇头,苦笑道:“一个不到二十岁就已经到达翰林境,且还掌控儒道浩然之气的弟子,竟然说自己是最不成器的。如果这样都叫不成器,那么老夫这么多年岂不是空活百岁?”一时间,魏政竟然情绪有些低落,似乎在怀念着过往。

陈文卿见状,上前一步拱手说道:“小道曾闻,三十年前魏大家也是铿锵铁骨,满腔热血,不畏权势。曾在朝廷之上当面呵斥晋皇,为黎民百姓求得减免赋税。为何如今,变得如此郁郁消沉,顾虑重重?小道斗胆,恳请魏大家出山荡平妖孽,还我鄱阳县一方清明!”

魏政此时脸上恢复了平静,说道:“老夫行将就木,已无力再动刀兵,如今只想安度晚年,不想再生事端。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老夫如今身处陋室,不想打破这淡泊平静的生活。”

陈文卿闻言摇了摇头,说道:“小道偶得有一词,欲赠与魏老。倘若魏老,听闻之后亦无动于衷,那么小道也不再多言。”

“哦?小道士竟然也懂诗词?”

陈文卿不答,朗声说道:“此词,名曰《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圣人云:何陋之有?”

陈文卿念完,草庐内鸦雀无声。

“《陋室铭》!好一个《陋室铭》,哈哈哈!没想到小道士你是这么看老夫的。老夫得此《陋室铭》此生无憾矣!”魏政回过神来拍手说道,双眼泛光注视着陈文卿。

陈文卿见状,说道:“小道深知魏老心中抑郁难平!但身为儒者,就应该为国为名,所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小道诚心请求魏老,将斩龙剑借与小道。”

魏政闻言,朗声大笑了起来,说道:”好个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老夫学儒多年,竟然还没有一个小道士看得通透。方才你说过儒者就应该为国为名。此时,老夫有兴问上一问,不知小道士你的生平之愿是什么?”

陈文卿想了想,说道:“贫道虽修道,但是天下道法殊途同归,儒亦是道,本质上小道也是个读书人。所以,从读书人的角度来说,在下惟有一愿,那就是:

“为天地立心!”

“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

“为万世开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