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自强那个汗啊,想这小丫头耳朵怎么这么尖,好的听不见,坏的全听见。
那边陆天豪接完电话,脸色已经阴沉如天边的乌云。他缓缓放下电话说:“出事了。大昌集团决定提前召开股东大会,要发起对姜叔的不信任案的投票。姜叔……要下了。”
第六十六章 大昌内争(3)
在大昌,最高的权利机构并不是董事会,而是股东大会。
与董事会不同的是,股东大会并不参与经营,每年只召开一次,主要权限在于决定公司经营方针和投资计划,审议董事会监事会的各项报告,财政预算,决算方案,弥补亏损方案,决定公司章程,此外最重要的工作就是确定董事会和监事会的人选问题。监事会负责对董事会的监察工作。而这次股东大会的提前召开,就是由监事会发起的。这也正是监事会的权利之一。
这样的权利首先取决于大昌的公司性质问题。
郭自刚曾经说过,姜清贸是一个非常擅长于拉拢结合投机倒卖的商人。他虽然做的是实业,擅长的却是转手生意。这类生意人的一个擅长点就是人际关系广博,交际复杂,一多半的时间不是用在经营上,而是用在了交际上。当初大昌成立的时候,姜清贸充分发挥了他的这一本领,拉来了无数股东为大昌投钱,所以才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造就了大昌的辉煌。
大昌是一个总资产高达30个亿的企业集团。这个集团以控股的形式控制了十余家大大小小的企业,公司,厂家。大昌兴业和恒达光学都只是其中之一而已。但它在本质上依然是一家股份有限公司。
作为这样庞大的一个集团公司的老总,姜清贸拥有的股份份额其实并不多,只占了百分之三十五左右。这主要还是因为股份有限公司的发起人必须达到百分之三十五的法定份额,否则姜清贸可能占有的会更少。
并不是董事长就一定要占有绝对股权,这是一个基本认知。越是庞大的企业,越是中小型股东数量庞大。很多人可能只占了百分之零点几,但却意味着数百万甚至上千万的资产。大昌集团最初是以认购股份的形式募集资金,拥有近二百个股东,这也是法律认可的最大上限。最初它只是一个小公司,最后却滚雪球般发展壮大起来成为集团企业。有多少人因此而受益,那到是说也说不清了。
作为集团公司的董事长,姜清贸已经是单人拥有股权最多的一个了,但是他依然无法以一己之力掌控整个集团的发展方向。当众多股东对他这个董事长产生了不信任的时候,只要有三分之二以上的票数通过,那么他就必须下台。
这里的三分之二,可不包括他自己那百分之三十五的股份。这是公司章程决定的事,连姜清贸自己都无法摆脱这个格局。
人多,问题也多,最清醒的人未必就是能下决定的人,这是令人一个无奈的死结。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情况,那三千万的资产转移仅仅只是一个引子,真正的导向则涉及到整个集团的内部之争及大昌最终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模式上和利益分配问题上。
和姜清贸接触已经有过一段时间,陆天豪多少也知道一些关于大昌内部的问题。
副董事长周康是个很有野心的人。与姜清贸不同的是,姜清贸对大昌集团始终坚持走国际化+多元化的格局。这一点,颇有点蓝海的意味,姜清贸对内部人事的改革也相当热心,经常任用年轻人出任一些重要部门的职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