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子道:“我等分头寻找陈飞龙,终于在西北方向看见几名叛兵的尸首,随又跟着马蹄印和血迹继续寻找,一直跟踪到贺兰山一带,竟发现地上横七竖八躺着六七十具尸首,断胳膊的、少腿的、甚至断成两截都有,实在惨不忍睹,其中有两具尸首正是何锦与陈飞龙的,发现之时,两人的兵器还插在对方身上,显然是同归于尽。”探子讲完之后,禁不住称赞一番:“陈飞龙单枪匹马杀敌帅何锦及叛兵数十之众,可谓英雄气概世无双,此等豪情足可万古流芳。”
听了噩耗,赵鸾玉肝肠寸断,出言骂那探子:“要劳什子万古流芳,我只要夫君活着。”心中有气,又出手抓住探子的肩头,问道:“我夫君的尸首在哪?”
探子肩头吃疼,竟不敢挣扎,只能暗道倒霉,咬着牙忍疼答道:“已运回来,就停于门外。”
赵鸾玉与陈飞燕抢出门外,伏在尸首上大哭一场。众人也出门来看,见陈飞龙血染衣袍,身上竟有十多处伤口,各自伤怀,或哭或闹或默哀一番。朱寿对赵鸾玉、陈飞燕安慰一番,下令厚葬陈飞龙,不提。
处理完陈飞龙后事,宁夏副总兵杨英进谏:“如今朱寘鐇、丁广、魏镇被擒,何锦、孙景文、周昂、张钦战死,杨泰中箭不治身亡,其余叛乱的副将或死或降,安化王谋反之乱解除,实乃皇上英明神武……可是,安化王谋反之乱皆因奸贼刘瑾而起,刘瑾不除,恐怕宁夏的百姓心里难安……”
正德皇帝自封威武大将军,化名朱寿,首次率军征战便大获全胜,不免沾沾自喜,大喜之下免除宁夏一年赋税,又道:“安化王谋反起因,朕已知晓,刘瑾若不除,非但宁夏百姓的心里难安,朕心里也难安,杨爱卿且转告宁夏子民,刘瑾之患,迟早必除!”杨英谢恩退下。
高凤深知圣上苦衷,对众将及江湖好汉说道:“刘瑾结党营私,愚弄圣上,圣上早想除之,只因皇宫禁卫军几乎全部掌握在刘瑾手中,圣上不敢轻许妄动,反要对刘瑾敬畏三分……”又指着袁霸、牛飞等人骂道:“尔等莽夫,平日里只知道辱骂圣上,说圣上昏庸顽劣,宠信奸臣,却不知圣上的难处……”正是皇上不急太监急,高凤说到激动之处,竟摸起眼泪来。
袁霸对朱寿呵呵笑道:“那时候,俺不知朱寿兄弟是皇帝,若早知道,便不骂了……俺袁霸给你赔不是。”躬身赔礼后,袁霸又道:“刘瑾那厮难道有三头六臂不成?你们怕他,俺可不怕他……只需你一声令下,俺一鞭打死他。”
牛飞听了,不甘落后:“咱也是。”
李邦武接着道:“刘瑾祸国殃民,天下人共愤,于公于私,在下也要助皇上一臂之力。”
牛飞听了,又对朱寿说道:“咱也是。”
又有白清逸、邱重文、林晖、梁和顺等好汉及众将士附和:“愿效犬马之劳,铲除刘瑾。”
牛飞见皇上始终不看自己一眼,以为受了冷落,接连说道:“咱也是、咱也是……”
朱寿大喜:“若得众位相助,何忧刘瑾不除?”
除瑾之计,当雷厉风行,朱寿带众好汉及神机营将士火速回京,临行时吩咐杨英、仇铖二将,处理战后事宜,并安抚宁夏子民;将朱寘鐇等钦犯交由杨一清、张永押解回京;又命众人不可大肆声张自己皇帝身份,以免消息传到京城,遭一干朝廷老臣的唠叨。
直至八月,朱寘鐇等钦犯才被押解回京,正德处决众犯,不在话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