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第二道题目,他先是一愕,然后一阵惊喜。
因为这个题目他做过!
不是作弊,也不是提前知道题目啊。
这是在参加广东乡试之前的事情了,座师告诉他,对于天才来说,不怕那些非常偏僻的题目,反而怕那种非常大众,考了无数次的烂大街题目。
因为太难出彩了。
于是,唐严拼命做这方面的功课,给自己列了几十个烂大街的题目,并且绞尽脑做出时文。
其中就有这道题目,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他用了十天的时间,翻了无数的书,终于做出了一篇绝顶精彩的时文。
他还记得这篇时文交给老师看的时候,他完全拍案叫绝,并说如此乡试考这道题目,那唐严必中头名解元。
当然,那一场乡试没有考这道题目,但唐严依旧夺得了头名解元。但是他觉得,自己在乡试上的那一篇时文是不如他早就精心准备的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这篇文章他实在是得意之极,简直是花团锦簇,绝顶妙文啊。
没有想到,乡试没有用上的时文,此时竟然用上了,让他怎么不想兴奋。
当然,还有些许的惋惜,那么精彩的时文用在阉党学院的毕业考试上,绝对杀鸡用牛刀,甚至是明珠暗投了。
这篇时文一出,大概把其他学员的文章衬托得暗淡无光,彻底秒杀成为渣渣吧。
根据脑中的记忆,唐严半个时辰就把整篇文章写了出来。
接着继续第三题,看到题目是《公无渡河》,他不由得一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