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与文老学习的过程中,他可以说全面系统的学习了瓷器的制作全过程,从拉坯到上釉,再到烧制,之后又学习了釉料制作,对于制作瓷器坯胎,对于他来说,并不算太难。
就算是有很大的难度,为了能够见到这千年前的华夏瓷器之冠,柴窑,也是非常值得的。
很快,瓷胎也制作完成,陈逸便静下心来,专门为瓷胎上釉,青瓷的上釉,可以说与他制作的青花瓷和彩瓷不同,那些瓷器只需要在上面绘制出图案就可以了,不需要完全施釉,而青瓷,便是需要将青釉,施在瓷胎所有部位。
第685章 雨过天晴
青瓷的上釉,并不是像釉下彩瓷一样,直接做好瓷胚,就开始上釉了。
在上釉之前,必须要进瓷窑素烧一下,也就是将瓷胚放入窑炉中烧到八百至九百度,这个温度远低于瓷器烧成所需的一千三百度,若温度过高的话,这些瓷胚就会瓷化,那么釉色就无法施上去,一般将温度控制在八百度左右。
素烧的作用主要是提高胚的强度,保证施釉时胚体不会变形,这与釉上彩并不相同。
釉上彩虽然也是先烧一次再绘制釉上彩料,但是第一次的烧制,就已然以一千三百度烧成釉下瓷了,第二次烧制,不过是将上面绘制的釉料烘干而已。
陈逸在上釉之前,先在迷你窑炉之中素烧了一下,信息中所说的窑炉模样,与景德镇的略有些不同,不过这柴窑瓷器距今已然一千余年了,这经过千年发展而来的窑炉,比起千年前,更加的合理。
他对于瓷器烧制过程的一些了解,要远远超过没有来景德镇之前,可以说,对于各种瓷器,他都是了解的非常全面。
文老所制作的青瓷,和其他瓷器一样,都是在一个窑炉里烧制,这一次的实验,陈逸也并没有专门去改造窑炉,先看看在这窑炉里烧成的情况再说。
这一次,只为实验,并不是专门生产柴窑瓷器而已,换做专门生产的话,那所要注意的东西,比现在要多得多了,毕竟现在试验所消耗的是灵气,真正烧制,所费的不仅仅只是时间,金钱而已,还有许多人的精力。
经过素烧之后,陈逸便开始对这一个瓷器进行施釉,根据不同的器型,青瓷的施釉方法也不同,他按照秘法上所介绍的,一点点在这件小碗瓷胎上,慢慢施上制作好的青釉。
不说这秘法上真正所要求的青釉配料,单单是他现在所收集完成的质量并不算太好的全部配料,所拥有的价值,就不是一般瓷器所能够比拟的,正是因为材料的贵重,质量极高,才造就了柴窑瓷器之冠的名望。
光是看着这制作好的青釉,陈逸就已然可以想象出瓷器烧制出来的美丽程度,根据秘法所制作出来的釉料,比起文老所用的青瓷釉料,强了不止几倍,无论是色泽还是质量。
每一种瓷器,其釉料上得好不好,可以说关系到最后成品的釉色如何,而青瓷更加注重上釉的质量,那雨过天青云破处的颜色,主要就是靠着釉色来显示出来的。